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特

李特

? —303

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字玄休。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汉中杨车坂,号杨车巴。曹操定汉中,其祖※李虎率众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因与氐人杂居,又称巴氐。东羌猎将※李慕子。少仕州郡,雄武善骑射。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因关西战乱饥荒,与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数万家,流移汉中,进入巴蜀地区。永康元年(300),为益州刺史赵廞部将。永宁元年(301),因弟李痒为赵廞所杀,引众七千余聚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击溃廞将于石亭,攻成都,败廞。被晋封为宣威将军,长乐乡侯。以新任益州刺史罗尚逼令流民限期归返故里,并夺取流民资财,遂于绵竹结大营,安置流人,聚众起义,被推为主,行镇北大将军,承制封拜。率军击败辛冉,攻占广汉,进兵成都攻罗尚。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将军、承制封拜。与蜀民约法三章,施舍赈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获蜀民拥戴。太安元年(302),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大将军、大都督。二年(303)正月,攻入成都小城,改元建初。二月,因失于备御,被罗尚袭杀。子李雄称王后,追谥为景王,及称帝,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始祖。

猜你喜欢

  • 察罕诺们汗旗

    清代游牧喇嘛旗之一。俗称白佛旗。雍正三年(1725)置。辖4佐领。附青海诸蒙古牧,不参与会盟,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初驻牧黄河东岸,乾隆末年私越河北。道光三年(1823),被勒回河南。牧地东至龙羊峡河口

  • 赖护

    ?—165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屡从征有功,升至梅勒章京。顺治元年(1644),恩诏授半个前程。继从豫亲王多铎镇压农民起义军,平定河南、江南,率本固山兵连破自潼关山上来攻和夜袭之义军,又在潼关击败

  • 牂柯郡

    古郡名。又写作牂牁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故且兰(今贵州凯里西北)。属益州。辖地包括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和广西西北部。下领且兰等17县。三国以后辖地缩小,治所时有变迁。晋治万寿(今贵州瓮安东

  • 西羌山

    古地名。参见“西倾山”(698页)。

  • 阿沙赤

    见“阿沙”(1192页)。

  • 锡良

    1852—1917清朝大臣。字清弼。蒙古镶兰旗人。巴岳特氏。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出任山西知县。光绪二十年(1894),调出山西冀宁道,晋按察使。迁湖北布政使。二十六年(1900),任湖广总督。

  • 东四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初名“礼拜寺”。位于北京市东四。明正统十二年(1447),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陈友修建。景泰元年(1450)赐名“清真寺”。大殿拱形门楣上刻有《古兰经》经文,系库法字体。寺内有明朝

  • 旺国崖

    金代山名。参见“镇安公”(2510页)。

  • 罔留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作往流、翁流、翁牛等,或误作冈留。均为蒙古语“翁里郭特”之音译。原为成吉思汗末弟斡赤斤属部。斡赤斤后人被元朝封为辽王,故为辽王属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故元辽王阿扎失里率部降

  • 阿勒根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阿里根、阿里侃、斡里根。居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县北)梅黑河、曷速馆(即曷苏馆,在今辽宁辽阳市以南的海城、盖县一带)等地。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长城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