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潮尔

潮尔

蒙古民间拉弦乐器。亦作抄儿、朝尔,又称锡纳干潮尔(意为音箱呈杓形的琴)。蒙古语音译。从唐宋时期的拉弦乐器胡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已流传民间,蒙文著作《成吉思汗箴言》中有“您有抄儿、胡兀儿的美妙乐奏”之诗句。早期主要用于自拉自唱,是民间艺人演唱英雄传奇、民间故事及叙事长诗的主要伴奏乐器,近代常演奏传统民歌曲调改编的独奏曲。亦是蒙古族喜庆婚宴以及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等民族节日使用的乐器之一。它和牧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在产羔季节,当母畜不给幼畜喂奶时,牧民以之演奏《孤独的骆驼羔》、《可怜的小马驹》等哀婉的乐曲,使母畜受感动。据说骆驼和牛听到此声时亦会落泪。该琴以硬杂木制造,音箱上阔下窄,有倒梯形、铲式长方形、瓢形、杓形等多种,一面或双面绷以羊皮或马皮。琴头雕有螭首、螭、双马头或无头饰等多种,左右各一弦轴,系以马尾弦。以木杆系马尾为弓。音色浑厚、柔和。一说马头琴为潮尔的改进型,或为一种乐器,唯马头琴琴头均雕以马头,且用于宫廷乐队。

猜你喜欢

  • 壮大

    亦作状达、专达等。满语音译,汉译“什长”,即十户或10人之长。清初满洲等族居民住户中和军事组织中基层单位的管辖人。(1)满族村屯居民中,每以10户立一长;遇出猎,亦以10人立一长。于游牧部落蒙古中,制

  • 清开国方略

    书名。编年体史书。原名《皇清开国方略》或《开国方略》。乾隆三十八年(1773)阿桂(1717—1797,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撰。五十一年成书。32卷。记述清朝入关以前开国史实。“发祥世纪”不入卷,列卷

  • 榆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榆鲁��为天祚皇帝※永昌宫

  • 炒米

    蒙古、鄂温克等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农业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就以此为军队的行粮,将米干炒或煮熟晾干再炒,食时用水调和。随着各族经济文化交流,被游牧、狩猎民族广泛采用。蒙古炒米多用糜米干炒,贮入容

  • 铁羊

    解放前新疆蒙古族封建主剥削牧民的一种形式。其制:贫苦牧民租借牧主或喇嘛庙一定量的牲畜,自后,不管牲畜是否有病死或意外损失,每年都要向牧主或喇嘛交付一定量的羔畜和畜产品。若原租牲畜死亡或丢失,则承租人必

  • 珞根卡额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的旁兴、加热萨地区设5个珞巴定的俗称。“定”略似内地的乡、保。位于珞瑜地区的东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原为珞巴族聚居地。清光绪七年(1881),※噶郎王统辖了※白马岗,遂在此按地域

  • 播鲁只

    ※朵豁剌惕部※异密,※东察合台汗国“开国功臣”。伊斯兰历七四八年(1347—48)扶立※秃黑鲁帖木儿为汗,致使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其家族实际上操纵着东察合台汗国政权,并拥有汗国最富庶的地区—

  • 统万城遗址

    古城遗址。俗称“白城子”。见“统万城”(1785页)。

  • 陆法言

    隋音韵学家。名词,以字行。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太子洗马※陆爽之子。少敏慧好学。初,官承奉郎。开皇二十年(600),追坐父事除名。常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探究音韵,详议南北是

  •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

    书名。南方少数民族古代铜鼓专著。亦译《东南亚古代铜鼓》。1册。奥地利人弗郎兹·黑格尔(F·Hegel)撰。成书于1902年。是书集当时西方学者关于古代铜鼓研究之大成。经详细考察165面铜鼓及其它资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