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嵯巅

王嵯巅

?—859

唐代南诏弄栋节度使。亦作王嵯颠、王苴颠、蒙嵯颠等。一说为白族王氏先祖,一说属乌蛮(彝族先民)。南诏仿唐制,在地方设军政机构六节度,弄栋(在今云南姚安县北)为其一。王氏利用其军政实力,干预朝政。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杀南诏王劝龙晟,立龙晟弟劝利为王,受封为大容(一作太容,大兄、太兄之意),被赐予王族姓蒙氏,进一步把持朝政。穆宗长庆四年(824),劝利卒,又立其弟丰佑为王。文宗太和三年(829),借口唐西川节度使杜元颖不恤士卒,率南诏军攻入唐境,连陷苘(今西昌)、戎(今宜宾)、邛(今邛崃) 3州,径入成都。掠夺大批人口、工匠和财物,使“成都以南,越嶲以北,八百里之内,民畜皆空”。汉族文化、工艺等亦随之传播于南诏。后将所掠人口2千余人赠送吐蕃,4千余人归还唐朝。开成元年(836),主持修造崇圣寺,由高僧李贤者定三塔(据王崧本《南诏野史》)。宣宗大中十三年(859),丰佑卒,子世隆立,称帝,由其摄政。不久,被南诏大将段宗榜以计杀之。

猜你喜欢

  • 北凉哀王

    见“沮渠牧犍”(1512页)。

  • 库尔班·艾里·哈力德

    1846—1913新疆塔塔尔族诗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阿亚古斯河(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境内)畔,长于哈萨克中玉兹。年轻时就读于俄国塞米巴拉丁斯克经文学校,受过良好教育,精通突厥语和中亚各民族语言,

  • 敲哈毛

    拉祜语音译,意为“小老头”。旧时云南省澜沧县木戛地区拉祜族对18—19岁仍未成亲的小秋子的泛称。称这个年龄未嫁的姑娘为“牙迷哈毛”,意为“老姑娘”。解放前拉祜族盛行早婚,男性一般15—16岁,女姓一般

  • 埃合里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埃合里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录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埃合里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瓦里。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

  • 旺住外郎

    见“王忠”(201页)。

  • 沙不丹

    ?—1453明代蒙古郭尔罗斯部首领。一作彻卜登。郭尔罗斯为兀良哈属部,故明人称之为“兀良哈之沙不丹”。其女阿勒塔噶勒沁为脱脱不花之妻,生摩伦台吉,因与部属私通,被脱脱不花刺伤耳鼻,休遣回娘家,双方从此

  • 伍子胥

    即“伍员”(795页)。

  • 牟羽可汗

    参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1339页)。

  • 波卧

    唐吐蕃南部古地名,吐蕃王族发祥地之一。即今之波密。吐蕃止贡赞普因与洛昂王洛昂达孜决斗身亡后,王权落入洛昂王之手。止贡赞普三子夏墀、恰墀及尼雅墀,分别逃亡于娘布、洛布及波卧立足。据《波密佛教史》载,次子

  • 叶护

    突厥、回鹘等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来源甚古,匈奴、大月氏、乌孙之属,皆用之。汉时作“翕侯”。其职世袭,多由可汗子弟担任,通常有继承可汗地位的法定权利。因时代不同,职位高低亦略有差别。《唐会要》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