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柯寺
见“广惠寺”(132页)。
见“广惠寺”(132页)。
523—586北周、隋朝大臣。字仲乐。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周许国公※宇文贵之子。史称其幼敏慧,善骑射。曾从周齐王宇文宪征突厥,以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后与韦孝宽共镇玉壁(今山西稷山西
国民党在海南黎族地区设立的管理黎族事务机构。又称抚黎局。国民党为消灭海南岛革命力量,1932年调陈光汉警卫旅到海南岛,对黎族地区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指令设置琼崖抚黎专员公署,把自清代沿袭下来的委封
见“耶律宗真” (1315页)。
又记作“捏褐耐”。契丹语,意“狗头”。契丹族对“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七日(八月八日)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至中秋,移帐于埋狗头处。
? —735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遇折、郁捷、李过折、李遇折。出自遥辇氏族。初为一部落首领、松漠都督府衙官,在联盟内与军事首领可突于分典兵马。时契丹依附突厥,与唐对抗,屡遭唐攻击。开元二十二年底(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名文殊寺,因寺址在开封文殊街,故名。建筑雄伟,门楼巍峨,大殿广阔,七间四进。北廊下有清人郑怀玉等所立寺碑,谓:“河南汴梁城(今开封市)鼓楼迤东北文殊寺街旧有清真寺一座,创自唐,
1729—1796清代文人。字子明。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理事官瑚玐长子。乾隆十三年(1748),出继辅国公经照为孙。三十一年(1766),授右翼宗学副管。四十年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官署。又作思囊儿簇长官司。洪武年间(1368—1398)置,隶属松潘卫。永乐十二年十二月(1415.1),与松潘地区其余15族长官司一起,派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五年(1
?—1758清代勇士。索伦人。姓都拉尔氏,隶黑龙江正白旗。乾隆十九年(1754),以总管从征伊犁,因勇敢善战,赐号赛沙尔泰巴图鲁。二十三年(1758),黑水营之围,率轻骑深入叛军,不幸阵亡。
书名。清魏源撰。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并刊行。二十四年(1844)、二十六年(1846)重订。14卷。前十卷为纪事本末体。卷一:开国龙兴记一、二、三、四、五;卷二:康熙戡定三藩记上、下;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