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若干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清朝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后,鉴于乱事起于噶伦等大员权责向无明文规定,以致各自引用私人,朋比为奸,擅权滋事,故授权七世达赖喇嘛,针对噶伦官员职权,改革行政体制,于翌年制定善后章程13条。主要内容为:添设喇嘛噶伦,赏札萨克大喇嘛名号;噶伦官员须于噶厦公所办公;凡具折奏事重务,须请示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办理,钤用达赖喇嘛印信及驻藏大臣关防始行;不得私自补放、调换喋巴和寺院堪布等官;革除治罪官员,原颁敕书一律撤回交部;不得擅出牌票私派乌拉,遇公事由达赖喇嘛发印信,噶伦出票;禁擅取达赖喇嘛仓库存贮物件,按旧例由仓储巴以达赖喇嘛印信办理;达木蒙古归驻藏大臣直接管理;淘汰冗员;禁滥行擅发免差文书,其应发给者须禀明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赏给;前藏增一代本护卫达赖喇嘛;阿里、哈拉乌苏要隘须驻官兵戍守,赏给号纸。

猜你喜欢

  • 云南明德学校

    1926年,由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倡导,在昆明成立明德小学。1929年成立云南私立明德学校。其中包括普通小学、中学和阿文专修部三部分。中、小学课程按普通学校规定授课,并加设阿拉伯文、伊斯兰教义两门课程

  • 西夜

    西域古国名。又作漂沙。王号“子合王”。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50,口4000,兵1000。居民从事游牧,“随畜逐水草往来”。地生白草,剧

  • 合里也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合里也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瓦里。

  •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

  • 屯民

    清代川西北藏、羌族地区改土归流后所设土屯的属民。乾隆十七年(1752),以杂谷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即杂谷脑)苍旺不法,在其地行改土归流,于南部建立土屯制度,设杂谷、乾堡、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5

  • 得胜口站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又称纳钵西路)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北距野狐岭站30余里,旁为荨麻林,今称洗马林。拉施特著《史集》称荨麻林居民为中亚撒麻耳干人,马可波

  • 阿旺罗桑扎喜

    见“智华嘉措”(2241页)。

  • 岳瓦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乾隆二十四年归附清朝。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300余里喀浪圭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八剌合赤

    即“八剌哈赤”(26页)。

  • 拉萨关帝庙碑

    碑铭。清驻藏官员关于修建关帝庙的碑刻。拉萨有关帝庙2。一建于拉萨郊外札什城南驻藏大臣衙门前,并立碑,后因衙署易址,庙毁,碑移大昭寺。及驻藏大臣和琳赴任,复重葺庙宇,撰文立碑为记。乾隆五十七年(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