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或树荫下,载歌载舞,欢聚一堂。节日多于白天,农闲多在夜晚。有三种形式:(1)老年式。男女双方踏足而蹈,眉目含情相视,男子弹月琴,拉二胡,女子皇拍掌合,节奏缓慢;(2)中年式。女子击掌转身踏脚,配唱,男子拉二胡,弹月琴,吹笛子伴奏,拍节稍快;(3)青年式。女子拍手、踏脚、旋转,男子弹大三弦,吹笛子,打口哨,踏足抬腿。青年男女舞姿大方,情感奔放,节奏快速激荡。过去仅在民间流传,解放后,经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质量大为提高,已在全国重大场所多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与赞赏,成为阿细人的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猜你喜欢

  • 石重信

    918—937五代后晋宗室、大臣。字守孚。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归唐,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后晋高祖※石敬瑭次子(一说第四子),为后唐明宗李嗣源外孙,李氏所生。史称其敏悟

  • 昊勃极烈

    即“昃勃极烈”(1408页)。

  • 泉献诚

    唐朝将领。高句丽人。泉氏。唐卞国公泉男生子。初随父附唐,拜右武卫将军。天授(690—692)中,以右卫大将军兼羽林卫。武后曾出金币,选善射者,谏曰:“陛下择善射者,然绝非华人。臣恐唐官以射为耻,不如罢

  • 古尔摩万户

    元代乌思藏地方万户之一。又作古尔万户、古尔摩哇万户。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名宣政院,仍以帝师领院

  • 崇禧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60里大青山南麓的鄂奇特山谷。清顺治十二年(1655),额尔德尼达彦齐呼图克图主持兴建。康熙五十二年(1713),赐名崇禧寺。此寺住持名义上为额尔德尼达彦齐呼图克图,实

  • 太延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35——440年,凡6年。

  • 颇罗鼐

    1689—1747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名颇拉·索南多达,简称颇罗瓦或颇罗鼐。藏族。后藏江孜人。幼善骑射,武艺超群。崇信宁玛教派,善理政务。拉藏汗统治西藏时期,任传事官。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

  • 哈萨克台吉

    参见“台吉”(648页)。

  • 十二小邦

    吐蕃古代小邦(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西藏地区。据敦煌藏文文书载,十二小邦即:琛域、羊同、娘若波噶、努布域九郡、尼洋香波、吉日绿林、恩雄杳那、倭铺邦喀、格希札(?)、工域哲那、三大尼洋地、达波四方地。《

  • 长没

    见“耶律只没”(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