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龙头目老

龙头目老

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据说由来已久。各村寨普遍设置,通常包括寨老、寨主和龙师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凡寨中成年男子,只要识字,有办事能力和办事公正及熟识宗教仪礼者,均可作候选人。选举办法一般是事先由寨内成年男子开会推出若干个候选人,然后再通过酿白酒、烧香或簸扬等方法举出三人当选。一般三至五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寨老、寨主、龙师三人中又以寨老为头人。寨老一般较为年长,且名气大、威望高,通常不直接担负具体工作,每年寨内重要宗教活动仪式悉于其家举行;寨主负责组织各项生产事务;龙师主要负责主持各种宗教活动。寨中事无大小,他们均有权过问,群众有事也多请他们出面解决,遇有外敌,还充当军事首领,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

猜你喜欢

  • 策凌端多布

    见“车凌端多布”(281页)。

  • 格格克得木勒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等地。蒙古语,意为“被抛弃者”,专指离婚的妇女。凡是离婚妇女,通常都不愿再嫁,只有少数人能再婚。有的男子因怕妻子离婚后与有权势者结婚,被嘲笑,故夫妇感情虽

  • 莽势舞

    见“莽式舞”(1821页)。

  • 希禅卫

    见“喜申卫”(2182页)、“喜辰卫”(2182页)。

  • 李辅

    ?—30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玄政。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东汉建安末,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李虎孙,※李慕子。西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当弟※李特等随略

  • 八鲁剌思

    蒙古尼伦诸总之一。又作巴鲁刺思、把鲁剌思,巴鲁刺。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巴鲁剌台后裔。相传其身材魁伟,食量过人,故名,后子孙遂以为氏。逐渐繁

  • 汪惟和

    元朝将领。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之孙,※汪德臣第三子。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分所部四川军5千人屯田六盘。二十六年,以巩昌便宜都总帅率所部万人北征。二

  • 武乡

    地名。上党郡属县。西晋置。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为羯人(又称羯胡)聚居地之一。太兴二年(319)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石勒分上党郡置武乡郡,治武乡,领阳城、襄垣、武乡、铜

  • 孟特穆

    见“猛哥帖木儿”(2078页)。

  • 祥班德益西德

    吐蕃僧人。又名尚益西德或益西德。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108位译师之一,亦是当时著名“三少译师”之一,与嘎哇贝孜译师齐名。曾将《观差别》、《善行四释要义》等4部佛经译成吐蕃文,是吐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