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龙栗婆准

龙栗婆准

?—645

焉耆贵族。焉耆王龙突骑支弟,王族龙姓,唐贞观十八年(644),随兄颉鼻叶护等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城废址)投唐。同年,因响导安西都护敦孝恪伐焉耆有功,唐军班师后,留摄国事。不久为西突厥屈利啜破城囚禁。十九年(645),西突厥处般啜立其从父兄薛婆阿那支为王,将其将送龟兹,被杀。

猜你喜欢

  • 札萨克图汗部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以汗号得名。成吉思汗十九世孙赉瑚尔为喀尔喀左翼长,称汗,明末传子素巴第,始称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衮布、车臣汗硕垒并称三汗。清崇德三年(1638),其部谋掠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因

  • 亦儿古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亦儿吉里卫、伊尔库鲁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兀兰等处女真首领乞剌尼、纽邻等来朝,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下游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东北耶拉布加地方,一说在呼

  • 景龙金殿国

    傣族古国名。又称“泐国”。南宋淳熙七年(傣历五四二年,1180),由西双版纳傣族先民的首领※叭真所建。首府在景龙(即今景洪)。与傣族有族源关系的周围诸小帮纷纷归附,遂统一各部,共推叭真为一方之主,为第

  • 圣祖御制崇福寺碑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俗称记功碑。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石碑为两块,分立于呼和浩特崇福寺(小召)院内正殿前左右侧的两座亭子里,称御碑亭。每座碑亭有8根柱子,上盖八角瓦顶。碑立于基石上,高达3米余,

  • 土尔扈特南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永安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封索诺木喇布坦多尔济为札萨克一等台吉掌旗务。下设四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当登努尔特达巴罕之阳。东至

  • 开元万户府

    蒙古汗国政区名。元太宗于乙未岁(1235)建(一说建于太宗五年,1233)。治所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或说在前苏联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相对的克拉斯诺雅尔山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有说为今辽宁开

  • 尼伍

    傈僳语音译,意为“向鬼神许愿”。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向鬼神进行许愿的仪式。当人患病时,请人占卜是何鬼神作祟,然后向该鬼神许愿用何种形式和规格进行祭祀。若病人痊愈或病情好转,则择日祭祀;若病情未好转,则重

  • 白塔子铜镜

    边款刻有契丹大字的铜镜。1958年夏于辽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遗址出土。现藏内蒙古博物馆。八瓣形,外缘直径14.5厘米。镜背中心有纽,纽有系穿。纽周铸花草图案,外圈铸汉字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绿头牌

    清代宫用名片之一。上书递牌人姓名、年历,备皇帝便宜行事之用。以薄木片制,宽寸许,长不及尺,体涂白色,首略作“山”字形,涂绿色亦寸许,故名。①凡各族京官奏事、外官入觐,先至奏事处领取此牌,书写后交递。牌

  • 俄都木

    牛乳制品的一种。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地区。制法:将酸奶倒入锅内,加火烧热使水分解出来,取出水后再继续加火排除水分,成粘性碎块,遂成。喝茶时的传统食品,代替面包和点心,也是款待客人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