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中唐体

中唐体

中唐诗歌的风格体式。中唐大抵指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766—826)。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明高棅《唐诗品汇》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中唐体即包括严羽之大历体、元和体。然大历、元和之诗风颇为不同。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云:“详大历诸家风尚,大抵厌薄开、天旧藻,矫入省净一途。自刘、郎、皇甫,以及司空、崔、耿,一时数贤,窍籁即殊,于喁非远,命旨贵沉宛有含,写致取淡冷白送,玄水一歃,群覆杯,是其调之同。而工于浣濯,自艰于振举,风干衰,边幅狭,耑诣五言,擅场饯送,外此无他大篇伟什岿望集中,则其所短尔。”可见大历诗风清净舒雅,意味悠远,却无盛唐开阔气象、凛然风骨。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四云:“大历以后,五七言古律之诗,流于委靡。元和间,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卢仝刘叉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诸公群起而力振之,恶同喜异,其派各出,而唐人古律之诗至此为大变矣。”元和诗人殚精竭虑,独标异格,韩孟之奇险豪纵,李贺之诡谲怪异,张王元白之浅切平易,然或乏浑成之妙,或少蕴藉之致,与盛唐诗之圆融含蓄殊为不同。故大历、元和诗风虽异,又皆不同于盛唐,亦可名之为中唐体。尽管不很科学。

猜你喜欢

  • 宫词

    【介绍】:①(全)长孙翱作。此诗写安史之乱平复后,玄宗回到京师,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宫前之水,呜咽不流,似乎也在悲叹世道的沧桑变化。该诗寓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②(全)朱庆馀作。一作《宫中词》。

  • 郑賨

    【介绍】:字贡华,吴(今苏州)人。乾符四年(877)进士。天祐二年(905),为西京留守判官。《全唐诗》存诗2句。

  • 蹉对

    即交络对。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四:“蹉对:沈存中以《九歌》之‘蕙殽蒸’、‘奠桂酒’为蹉对之祖。唐人七言起结对者,多用此法。”

  • 杂俗

    粗俗不纯。周朴《福州开元寺塔》:“杂俗人看离世界,孤高僧坐觉天低。”

  • 庄生蝴蝶

    犹庄周梦蝴蝶。李端《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 顾非熊

    【生卒】:约796—854?【介绍】:唐代诗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顾况子。早年随父隐居茅山。年约二十开始谋仕,以凌侮权贵子弟,遭排挤,困举场约三十年。大和元年(827)居山南东道节度使幕。三年(

  • 鸡树

    ①《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爽与放”裴松之注引晋郭颂《世语》:“放、资久典机任,献、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时刘放与孙资分别任中书监、令,后因以“鸡树”代指

  • 湘竹

    即湘妃竹。传说舜帝巡视南方,死于苍梧之间,舜之二妃悲哭欲绝,泪洒湘竹,竹上为之生斑。后因以指思念亲人。或用为咏离别之典。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 长孺国器

    长孺,指韩安国。安国字长孺,汉武帝时为御史大夫,天子赏其才德,以为国器。见《汉书·韩安国传》。李瀚《蒙求》:“季珪士首,长孺国器。”

  • 李世民

    【生卒】:599—649【介绍】:唐代皇帝、诗人。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高祖李渊之子。排行二。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唐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进封秦王。九年(626),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