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介绍】:

①(全)储光羲作。慈恩寺塔,即今陕西西安大雁塔。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时光羲与高适薛据岑参杜甫等同登慈恩寺塔,各有题咏,储诗极言塔之高险,气象宏大,摹景传神。最后四句归结到对教义的感悟,以切登佛塔之题。仇兆鳌评曰:“风秀熨贴,不愧名家。”(《杜诗详注》卷二)②(全)高适作。见《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③(全)杜甫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时作者与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同登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各赋诗一首,唯据诗失传。题下原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杜甫奉和在后,故曰“同诸公”。诗以象征手法,通过登塔时所见景物之描写,曲折反映出其时危机四伏之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深沉感慨。吴瞻泰曰:“登高望远,百忧皆集。三、四两句,为一篇扼要。言天下惟放达者无忧,我非其人,翻生百忧,反言见意。‘虞舜’,忧明皇之游幸;‘瑶池’,忧贵妃之荒宴;‘黄鹤’,忧君子之去位;‘阳雁’,忧小人之贪禄。皆暗以忧字串,而妙在不即接,又以‘俯’、‘仰’二段参错成章,几以为写登塔之景,而实隐其用笔之端。意奇法变,纵横跌宕,非可以寻常规矩求之也。”(《杜诗提要》卷一)仇兆鳌曰:“同时诸公登塔,各有题咏”。“少陵则格法严整,气象峥嵘,音节悲壮,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识,感慨身世之怀,莫不曲尽篇中,真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矣。”(《杜诗详注》卷二)

猜你喜欢

  • 唐昌观

    寺观名。在唐京都长安安业坊南。因唐玄宗女唐昌公主而得名。内有唐昌公主亲植的玉蕊花,每当玉蕊花开,唐昌观即为京都游赏胜地。唐诗人杨凝、王建、武元衡、杨巨源俱有《唐昌观玉蕊花》诗。

  • 刘子翼

    【生卒】:?—650?【介绍】:字小心,行四,常州(今属江苏)人,郡望临淮(今江苏徐州)。曾仕隋为著作郎、秘书监。入唐后召拜吴王府功曹参军,迁著作郎、弘文馆直学士。为人以有品行、至孝闻名。善文词,曾参

  • 玩花与卫长林同醉

    【介绍】:司空曙作。见《玩花与卫象同醉》。

  •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介绍】: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寄》诗句。写闲卧中所见居处清幽景色。上句是昼景,风摇竹动,竹间日影斑驳陆离。下句是夜景,星影池底,澄明如露珠熠熠发光。动静相间,写出闲适恬澹情趣。

  • 和友人鸳鸯之什三首

    【介绍】:崔珏作。《全唐诗》无“三首”二字。此为唱和之诗。鸳鸯,水禽,毛羽五彩斑斓,性情温驯,雌雄相依相随,形影不离,常用来比喻人的爱情专一,相亲相爱,生死与共和坚贞不渝。这三首七言律诗同咏一题,把鸳

  • 大风篇

    即《大风歌》。王德真《奉和圣制过温汤》:“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 报慈和尚

    【介绍】:见光云。

  • 李亢

    【介绍】:唐代小说家。亢,一作伉,又误作冗、元等。生卒年、籍贯不详。咸通六年(865)官明州刺史。一说咸通朝官吏部郎中,误。《唐会要》卷四五有大和二年(828)邓州向城尉李伉,《宝刻丛编》卷五有开成五

  • 相亚

    相似;相当。陆龟蒙《村夜二首》之二:“若与甿辈量,饥寒殆相亚。”又《奉和袭美太湖诗·上真观》:“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 张禹

    东汉赵国襄国人,字伯达。曾任扬州、兖州刺史,为政清廉,有治声。后官至太傅、录尚书事。事见《后汉书·张禹传》。韩翃《送万巨》:“汉相见王陵,扬州事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