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时任左拾遗。二诗借写暮春游曲江所见荒凉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抑郁苦闷,看似伤春,实感人事。王嗣奭:“(二诗)以忧愤而托之行乐者也。二首一意联贯,前言‘万点愁人’,后
【介绍】: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末二句。若为,怎能。房融《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诗:“谁怜乡国梦,从此学分身。”又《坛经》:“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句当从此化出。极写对故乡和
谓全家。韩愈《寄卢仝》:“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即骇鸡犀。《战国策·楚策一》有“鸡骇之犀”。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古人认为通天***可以使鸡惊骇,故称“骇鸡宝”。亦称“骇鸡珍”。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因持骇鸡宝,
【介绍】:张仲素《缑山鹤》诗句。缑山,位于今河南偃师境内。传说周灵王太子晋成仙后曾骑白鹤逗留于此。诗句以“残雪”和“片云”为喻,不仅描绘出鹤的洁白,还刻画出鹤静动之间的闲雅飘逸。
①弥漫;遍布。韦应物《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逦迤曙云薄,散漫从东来。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贯休《贺雨上王使君二首》之二:“破除秋热飘萧尽,还似春时散漫倾。”②任意,无拘束。李白《怀仙歌》:“一鹤
相传在昆仑山西北。据《淮南子·天文训》载:相传共工与颛顼争为帝,触倒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日月星辰斜移。胡曾《咏史诗·不周山》:“共工争帝力穷秋,因此捐生触不周。”
【介绍】:曾任金部郎中。大中九年(855)至十一年任桂管观察使。著有《幽闲鼓吹》。《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又2句。
①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王刘安欲谋反,召将军伍被策划其事,伍被表示反对,并引用春秋伍子胥劝谏吴王不成后所说的“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来说明刘安如果一意孤行,则国家一定会灭亡,淮南王宫中必定会
【介绍】:韦应物作于德宗贞元二年(786)江州刺史任上。寒食,农历冬至后一百五日称寒食。诗写寒食佳节思乡念亲情怀。前半写己,后半忆诸弟,两相对照,更见思亲之切。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一神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