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白居易《思归》:“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生卒】:745—805【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城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排行二十三。大历初,以建陵挽郎调补华州参军。建中三年(782),授殿中侍御史,为凤翔营田判官。历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等
【介绍】:见易重。
【生卒】:?—939后【介绍】:字赞禹,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又称廖图,廖光图,廖正图。五代虔州虔化(今江西赣州)人。后梁太祖时,举族迁湖南,仕楚,为江南观察判官,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当卒于后晋天福四年
【生卒】:798—868【介绍】:新罗(在今韩国)汉州?岩人。俗姓朴。长庆年间入唐,嗣南泉普愿。会昌七年(847)回国。号双峰和尚,谥澈鉴禅师。《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介绍】:韩愈作于贞元二十年(804)被贬阳山(今属广东)令时。龙宫滩,即在阳山境内。诗写羁旅乡思。前四写龙宫滩浩浩汤汤,滩声抑扬,激流惊浪,全是从残宵梦醒后听出,倒转有力。“梦觉”点明客宿,孤灯、宵
【介绍】:白居易作。长庆四年(824)五月,作者在杭州任刺史期满,临行作此七言律诗与西湖留别。诗人惜别之情的表达宛曲迂回,跌宕有致。“题是‘西湖留别’,却先写行色管弦之惨咽,已含不忍别意。三写翠黛之留
【介绍】:杜牧作。题曰“江南春”,则着意描写千里江南的锦绣春色,这锦绣春色又触发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慨。诗的前二句写景,后二句言情。由大好的春色而引起吊古伤今的感慨,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青春不常驻的叹
见“苍水使者”。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徐彦伯《比干墓》:“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