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正封

李正封

【介绍】:

字中护,行二十八,郡望陇西(今属甘肃)。元和二年(807)进士,又中贤良方正科。任监察御史。曾从裴度征淮西,历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工于诗,逸丽雅健,为时人所重,尝与韩愈偃城联唱,篇制甚巨。与鲍溶交密。《全唐诗》存联句诗1首,他诗5首,《全唐诗补编》补1首又6句。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中护。京兆三原(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十八。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三年(808),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历监察御史等,迁司勋员外郎。十二年(817),充彰义军节度判官,出征淮西。十四年(819)前后,迁司勋郎中。大和中,官中书舍人。诗歌善于写景、咏物。咏牡丹诗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形容牡丹之香浓、色艳,十分动人,传诵于时。《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禅门寺暮钟》写景清幽,较好。与韩愈合作的《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亦称警策。《全唐诗》存诗五首、联句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四句。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〇。

猜你喜欢

  • 韦安石

    【生卒】:651~714【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举明经,授乾封尉。历并、德、郑三州刺史等职。久视元年(700),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出为扬州长史。中宗朝,拜刑部尚书,转

  • 吴中四士

    所指诗人有两说,一说盛唐诗人包融、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此四人俱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播长安。《新唐书·包佶传》载,包佶之父包融为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另一说

  • 赵为山

    【介绍】:见赵崇。

  • 负芒刺

    芒刺在背。典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因以“负芒”、“负芒刺”为咏权臣之典。也比喻不安或不舒服。王绩《赠梁公》:“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 登峨眉山

    【介绍】:李白作。是他开元十三年(725)前在蜀中漫游时的作品。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是蜀中的名胜之一。峨眉山在唐代是一座道教名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因此,李白登览此山时想起了许多有关

  • 伤友

    【介绍】:白居易《秦中吟十首》的第四首,一作《伤苦节士》,又作《胶漆契》。本诗通篇以对比手法——陋巷与金闺、曩者与迩来、蹇驴与肥马、昔年与今日——直率地描绘了由于地位的变化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抨击

  • 野狐泉

    【介绍】:罗隐作。《全唐诗》题注:“在百丈山后。昔怀诲禅师说法,有老人来听经,曰:‘堕落此山,今大幸矣。’明日,一老狐毙崖下。百丈山在江西南昌府奉新县”。此诗借咏此事揭露社会上的邪恶势力,他们乔装打扮

  • 仪城

    即仪州。唐属河东道。为秦上党郡地,晋改为轑阳,属乐平郡。隋开皇间置辽山县,属并州。唐武德间置辽州,后改为箕州,复改仪州。天宝间改为乐平郡,乾元时又改为仪州。领辽山、榆社、和顺、平城四县,治辽山(今山西

  • 裹革

    《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语,抒发愿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壮怀。后因以“裹革”称颂战死疆场。员半千《陇头水》:“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 桐江

    富春江的上游。即钱塘江流经浙江省桐庐县境内的一段。陆龟蒙《钓车》:“洛客见诗如有问,辗烟冲雨过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