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邕

李邕

【生卒】:678—747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武后长安初,李峤等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中宗时,以与张柬之善,出为南和令,又贬富州司户参军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改户部员外郎。又贬崖州舍城县丞。玄宗开元三年(715),入为户部郎中。又出为括州司马。十三年(725),迁陈州刺史。以贪赃枉法贬为钦州遵化县尉。二十三年(735)后,以军功累转括、淄、陈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六载(747)为李林甫所害。以官终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代宗时,追赠秘书监。邕以文名天下,尤长于碑颂,时中朝衣冠及海内寺观多持金帛往求其文。所作以《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批韦巨源谥议》最为著名。其诗《六公咏》为杜甫所推重(见《八哀诗·秘书监江夏李邕》)。又精于书法,行草之名尤著。据《新唐书·艺文志》载,著有《狄仁杰传》(《直斋书录解题》作《狄梁公家传》)三卷、《金谷园记》一卷、文集七十卷,均已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全唐文》存文五卷,《唐文拾遗》补八篇;《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诗补编》补七首,移正一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史会要》卷五。

【生卒】:678—747

【介绍】:

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长安初,李峤、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宋璟劾奏张昌宗,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后以军功累转陈、括、淄、滑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六载(747)为李林甫所杀。官终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邕以文名天下,尤长于碑颂,时中朝衣冠及海内寺观多持金帛往求其文。精于书法,行草尤著。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补编》补诗7首。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猜你喜欢

  • 晚春

    【介绍】:①(全)刘希夷作。诗写晚春景象,全从闺闼着笔,风光旖旎。“洞房”、“鸳鸯被”、“玳瑁床”诸意象皆宫体中常见之物,而急欲迎春,不暇浓妆之心态,亦不脱诗中俗套。虽如沈德潜所云:“六朝风致,一语百

  • 筌蹄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亦作“筌”,捕鱼的竹具;蹄,捕兔网。后因以“筌蹄”喻指达到目的之手段或工具。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何事须筌

  • 风调

    (—diào)人或诗文的风格情调。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薛能《杨柳枝》:“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 冤句

    古县名。故城在今山东省荷泽市西南。汉置,唐武德四年(621)分县西界置济阳县,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废济阳,并入冤句,仍属曹州。刘长卿有《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

  • 陈伯玉诗集

    陈子昂撰,郑振铎校。一作《陈子昂诗集》。有1935年郑振铎校刻《世界文库》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郑振铎世界文库》本。该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杨澄编定本为主,而校以明活字本、明刊《唐十二家

  • 袭灯大师

    【介绍】:见智闲。

  • 怀浦

    【介绍】:约晚唐至五代时僧人,曾云游至楚地寺院。有诗集1卷,已佚。《全唐诗》收诗2首。

  • 岁晏行

    【介绍】:杜甫约于大历三年或四年冬在湖南作。这首诗是作者由岁末冰封雪冻的严寒,想到惨重的赋税和统治者的奢侈,给人民造成的贫困悲苦生活。同时也揭露了官府允许富豪私人铸钱,坑害百姓的时弊。夏力恕曰:“孤臣

  • 生公

    指西晋高僧道生。曾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讲至微妙处,群石皆为点头。见晋佚名《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后因用作称美高僧之典。皮日休《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成五言十首》之五:“生公石上月,何夕约谭

  • 极知

    深知;通晓。萧妃《夜梦》:“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