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散绎

杜诗散绎

傅庚生著。是书将所选杜诗衍绎为散文,且加以评述,总计96篇,连同未附译文的50余篇,共引杜诗150篇左右,将这些诗分别组织在十二个题目里,订为十二章,近似杜诗类选,边义绎边评论,别开生面,颇便初学。1959年陕西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经作者修订,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重版。

猜你喜欢

  • 韦应物诗集

    韦应物著。见《韦应物集》。

  • 寻直

    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本谓屈折一尺而伸直八尺。因以喻以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所得。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

  • 王祥

    晋琅玡临沂人,以孝著称。三国魏时任徐州别驾,政化大行,时人称颂。入晋官至宰相。见《晋书·王祥传》。李端《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李商隐《谢书》:“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

  • 洛阳女儿行

    【介绍】:王维作。唐新乐府辞。题下原注:“时年十六,一作十八。”宋蜀本《王摩诘文集》、须溪先生校本《王右丞集》均作“时年十八。”当以后注为是。诗以铺陈笔法,极写洛阳女儿的豪奢骄贵,结语笔锋陡转,写越地

  • 山上山

    见“山上有山”。

  • 嵇绍

    嵇康之子,字延祖。嵇康与山涛(字巨源)为竹林之友,交情深厚,嵇康遭诬陷被杀时,嵇绍仅十岁,康临刑前对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后身为吏部尚书的山涛果然举荐嵇绍为秘书丞。事见《晋书·山涛传》。后因以

  • 晏子裘

    春秋时齐相晏婴以力行节俭著称,平常只穿布衣、鹿裘,驾驽马上朝。有朝廷官员不以为然,认为埋没了君主的赏赐。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后借喻官吏生活简朴。亦谓人处境困顿。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 杜诗笺

    清汤启祚撰。凡十二卷。该书分体之后,又以编年为序,笺全部杜诗1457首。其体例甚异,无一注语,亦不引录前人诸家语,于每首诗之后,标以“笺曰”,即通篇以四字为句,连缀成文,概括复述全篇大意,于复述之中间

  • 滞秦

    战国时,苏秦游说秦国,秦惠王不听从。苏秦滞留秦国陷入困境。事见《史记·苏秦列传》。后喻怀才不遇。许棠《献独孤尚书》:“虚抛南楚滞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

  •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介绍】:李世民《入潼关》诗句。峰,指崤(xiáo)山到函谷关之间的山峰。河,指潼关以东流经崤山和函谷关的一段黄河。霜、冰,点明是严寒季节。二句写潼关附近雄奇险峻的地理形势和壮观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