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孙纬。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载(754)春写于武威。诗写在榆荚初绽的春色中戏问沽酒老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为凉州边塞早春景物所激动和陶醉的心情。该诗运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结合起来,虚
指晋代才女谢道韫。亦用为称美他人兄弟姊妹吟咏之典。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参见“谢家拟絮”。
见“百里才”。
【介绍】:字知止,博陵(今河北安平)人。父玙为兵部侍郎。大中十三年(859)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司封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清秀有才,时人谓之“玉而冠者”。《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
【介绍】:李颀《失题》诗句。二句极写思乡之情。虽然离别故乡时间长久而难以分辨故乡面貌,但思乡之情却与日俱增,愈久弥深。出句以流水比喻别离时间之悠长,含蓄深沉;对句正话反问,更突出了乡愁之浓重,耐人咀嚼
【介绍】: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颔联。此联紧扣题而以写久雨后田园景象。“漠漠”,写出久雨后水田之广漠空濛;“阴阴”,写出了林木的繁密郁盛。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六云:“写景极活现,万古不磨之句。”
指许棠。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载:“许棠有《洞庭》诗,尤工,时人谓之‘许洞庭’。”其《过洞庭湖》诗云:“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恒畏堕,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介绍】:杜甫乾元二年(759)夏在华州司功任上作。时正值九节度使邺城兵败,关中久旱不雨,造成严重灾荒,饥民流离失所,杜甫有感于此而作是诗。作者伤今思古,慨叹在战乱和灾荒中人民苦难深重,向往唐初的“贞
【介绍】:方干作。这是一首游寺写景的山水诗,尽情描绘山林的奇丽秀美,悬岩飞瀑,层峦叠翠,林萝蔽日,云雾迷蒙,令人心旷神怡。全诗重在写景,而留连之情触景而生,情景交融,妙合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