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短句

长短句

①又称词、歌词、曲子词。是产生于隋唐,于中唐流行起来一种新诗体。它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名称,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定式。比之五、七言诗,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子都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配合词调的音乐主要是隋唐以来自西北各民族传入的燕乐和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清商乐。因燕乐以琵琶为主,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律多变,五、七言诗不易配合,故长短句就应运而生。《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即歌词与燕乐相合。由于音律、字句的严格规定,故长短句的音乐性较强,同时调下分片,可反复吟唱,这就在继承和发展近体诗的基础上形成了新诗体。②指每句字数长短不一的诗歌。亦即杂言诗。王力《汉语诗律学·导言》:“我们要谈一谈‘杂言’诗,也就是长短句。”参见“杂言诗”。

猜你喜欢

  • 重字

    指一首诗中除迭音词之外有重复出现的字。古体诗对避重字的要求不严。近体诗要求尽量避重字,尤其是在不同联中,尽量避免用重字。但在以下情况下出现重字可以不避:一、一句之中不避重字,如杜甫《得舍弟消息》:“乱

  • 柳珪

    【介绍】:唐代诗人。字郊玄,一字镇方。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卒年不详。柳仲郢子。大中五年(851)进士及第。剑南西川节度使杜悰辟署摄成都府参军,充摄剑南西川安抚巡官,久乃赴任。后以蓝田尉直弘文馆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介绍】: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句。二句以视觉、听觉与意觉的通感效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清静寂凉的环境和氛围。王寿昌誉之谓“此等句当与日星河岳同垂不朽”(《小清华园诗谈》卷下)。

  • 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

    【介绍】:白居易《渡淮》颔联。方回《瀛奎律髓》卷三四川泉类谓这两句“尖新”。纪昀则认为两句“妙在出语浑成,不伤大雅,与武功派之琐屑不同。”上句“本右丞‘大漠孤烟直’句,犹是恒语”,下句“乃是刻意造出,

  • 篮舆

    东晋诗人陶潜隐居田园,有足疾,曾乘篮舆外出。见《宋书·陶潜传》。后因用作咏隐士外出之典。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偶直乘篮舆,非关避白衣。”权德舆《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

  • 朱提

    (shū 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其境内有山,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故亦用作银的代称。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

  • 李善美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据《舆地纪胜》收其诗2句。

  • 咽咽幽幽

    声音低沉。韦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 喻若

    如同,好像。王梵志《长命得八十》:“喻若行路人,前后踏光陌。”

  • 古稀

    杜甫《曲江二首》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本谓享高寿不易,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后以“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