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短句

长短句

①又称词、歌词、曲子词。是产生于隋唐,于中唐流行起来一种新诗体。它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名称,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定式。比之五、七言诗,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子都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配合词调的音乐主要是隋唐以来自西北各民族传入的燕乐和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清商乐。因燕乐以琵琶为主,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律多变,五、七言诗不易配合,故长短句就应运而生。《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即歌词与燕乐相合。由于音律、字句的严格规定,故长短句的音乐性较强,同时调下分片,可反复吟唱,这就在继承和发展近体诗的基础上形成了新诗体。②指每句字数长短不一的诗歌。亦即杂言诗。王力《汉语诗律学·导言》:“我们要谈一谈‘杂言’诗,也就是长短句。”参见“杂言诗”。

猜你喜欢

  • 郑渥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作晚唐诗人。有《郑渥诗》一卷,著录于《崇文总目》别集类,已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录文一篇,系误收大中时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文。

  • 送卢举使河源

    【介绍】:张谓作。一作《送人使河源》。河源,郡名,隋置,治赤水城(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隋乱,地入吐谷浑。唐贞观十年,封吐谷浑王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古代交通不便,行路艰难,况河源地处边州,路途遥远,关山阻

  • 争如

    ①怎么比得上;不如。齐己《病起见秋扇》:“纵得红沾露,争如绿带春。”王贞白《书陶潜醉石》:“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②无奈。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 唐诗名篇赏析

    ①谭敦民著。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15万字。本书选录唐代各期著名诗篇96首,每首皆详加分析鉴赏,是一种较好的唐诗入门读物。②吴庚舜、陆永品等编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出

  • 歌行

    古代乐府命题之一。后从乐府诗发展为古体诗中独立的一体。一般人认为此诗体形成于唐代,其特点是不入乐,也不沿袭乐府古题,采用五言、七言、杂言,音节、格律要求自由,篇幅可长可短,形式多变。明代徐师曾称唐人的

  • 披读

    阅读。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韩愈《送灵师》:“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介绍】:李又《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诗句。二句写登上骊山山顶时的所见所感。向西望,京城长安的宫殿在烟雾缭绕中依稀可见,显得很近;向东看,潼关天险和黄河河防应在重重云雾外紧相连接。出句写近,对句写远

  • 雨夜扁舟发,花时别酒空

    【介绍】:黄滔《别友人》颈联。诗写触景生情;在美丽的春日惜别友人,不免借酒浇愁,而适值雨夜,一叶扁舟,更增加了旅途的艰辛,感情沉挚。

  • 匡庐

    即庐山。白居易《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参见“匡俗”。

  • 薛眘惑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武后时人。善投壶。能置壶于背后,反矢以投之,龙跃隼飞,百发百中。《全唐诗》录其《奉和进船洛水应制》诗一首。《文苑英华》卷一六四《进船泛洛水》(即前诗)作者署名薛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