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正义表

五经正义表

一卷。卢文弨(1717-1796)录。卢文弨初名嗣宗,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粲斋,晚更号弓父,又号抱经,署鬯庵,万松山人,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浙江杭州)人,清著名的校勘学家、经学家、藏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卢文弨传》记载:“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官湖南学政,以言州县吏不应杖辱生员左迁。后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以经术导士,江浙士子多信从之,学术为之一变。晚年讲于钟山、娄东、龙城等书院。文弨潜心汉学,与戴震、段玉裁友善。好校书,所校书参合各本,择善而从,颇引他书而改本书。所校《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独断》、《经典释文》诸善本,镂板惠学者。又苦镂板难多,则合经、史、子、集三十八种而名之曰《群书拾补》。所自著书有《抱经堂集》三十四卷、《仪礼注疏详校》十卷、《钟山杂记》四卷、《龙城杂记》三卷、《广雅释天》二卷。皆使学者是正积非,蓄疑涣释。卢文弨著述校勘繁富,《抱经堂丛书》收录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书籍校补二百六十二卷。卢文弨精于校勘。校勘时不墨守一家,不专主一说,博采众家,从文字考订中作出较为可信的新见解,使之成为善本。注释汉唐经学诸书汇刻为《抱经堂丛书》,集书十五种,最为精审。《五经正义表》刊本,俱缺。《文艺英华》亦不载。只有明钱保孙影抄宋本《周易注疏》书首载有此表,文弨据此录出,其“勅”字唐人皆作“勑”,并提行刊印,俱仍照旧。只有宋讳缺笔字,则为改正。卢文弨刊印此表,列在《群书拾补》的首篇。此《表》列为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猜你喜欢

  • 二皇甫集

    七卷。唐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合集。皇甫冉(714-767)字茂政,江苏丹阳人。天宝十五年(756)进士。大历中官至左补阙。皇甫曾(约756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字孝常。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官至监察

  • 国朝耆献类征

    七百二十卷。清李桓(1827-1891)编。李桓,字叔虎,号蔽堂,湖南湘阴人。以荫官至布政使。此书亦称《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或《耆献类征》。是李桓辞官居家后历时二十四年,于光绪十六年(1890)编辑成书

  • 诚斋文集

    二卷。附《两铭问答》一卷。明施璜(约1653年前后在世)撰。施璜,字虹玉,安徽休宁人。此编为所著杂文,皆讲学之语,是文排斥陆、王,不遗余力。末附《西铭问答》,别为一卷。考马端临《文献通考》,《两铭注》

  • 蜕岩词

    二卷。元张翥(1287-1368)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今属山西临汾)人。著有《蜕庵集》,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宋史》张翥本传称,张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殁后无子,其遗稿不传。传

  • 戚林八音合订

    四卷。明戚继光、清林碧山撰,三山蔡士泮、藤山陈也人汇辑。明朝名将戚继光本山东蓬莱人,嘉靖年间入闽平定倭祸,为便士卒学习福州话,编有《八音字音字义便览》。清代福州文士林碧山又据福州话编成《珠玉同声》。其

  • 孙公谈圃

    三卷。宋刘延世录所闻于孙升之语。孙升字君孚,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祐年间,官中书舍人,以集贤殿修撰留守南京,后迁天章阁待制。绍圣初,被贬污州。此时刘延世父正知长汀,所以刘延世得以于孙升交游,谈天,故

  • 昭代名人尺牍

    二十四卷。清吴修辑。吴修字思亭,曾刻梁同书之书为《青霞馆帖》。此帖辑清初至乾隆、嘉庆时尺牍六百余家,计七百余通。自有刻尺牍者无有如此帖之美备,聚东南收藏家四十余人之秘笈,阅之十有余年,可谓广博,而当中

  • 名相赞

    一卷。明尹直(1427-1511)撰。尹直字正言,号謇斋、澄江,泰和(今属江西)人。景泰进士,宪宗时任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成化间累官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机务。《明史》本传载其“明敏博学,

  • 张丘建算经

    三卷。张丘建(生卒年不详)撰,自序题“清河张丘建谨序”知其为河北清河人。根据卷中第十三题“今有率户出绢三匹,依贫富欲以九等出之”与北魏天安元年(466)田租户调“天下户以九品混通”,“因民贫富为租输三

  • 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

    见“韵学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