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正义表

五经正义表

一卷。卢文弨(1717-1796)录。卢文弨初名嗣宗,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粲斋,晚更号弓父,又号抱经,署鬯庵,万松山人,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浙江杭州)人,清著名的校勘学家、经学家、藏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卢文弨传》记载:“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官湖南学政,以言州县吏不应杖辱生员左迁。后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以经术导士,江浙士子多信从之,学术为之一变。晚年讲于钟山、娄东、龙城等书院。文弨潜心汉学,与戴震、段玉裁友善。好校书,所校书参合各本,择善而从,颇引他书而改本书。所校《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独断》、《经典释文》诸善本,镂板惠学者。又苦镂板难多,则合经、史、子、集三十八种而名之曰《群书拾补》。所自著书有《抱经堂集》三十四卷、《仪礼注疏详校》十卷、《钟山杂记》四卷、《龙城杂记》三卷、《广雅释天》二卷。皆使学者是正积非,蓄疑涣释。卢文弨著述校勘繁富,《抱经堂丛书》收录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书籍校补二百六十二卷。卢文弨精于校勘。校勘时不墨守一家,不专主一说,博采众家,从文字考订中作出较为可信的新见解,使之成为善本。注释汉唐经学诸书汇刻为《抱经堂丛书》,集书十五种,最为精审。《五经正义表》刊本,俱缺。《文艺英华》亦不载。只有明钱保孙影抄宋本《周易注疏》书首载有此表,文弨据此录出,其“勅”字唐人皆作“勑”,并提行刊印,俱仍照旧。只有宋讳缺笔字,则为改正。卢文弨刊印此表,列在《群书拾补》的首篇。此《表》列为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猜你喜欢

  •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

    沈兼士著。是编先总论右文说源流,次评述近代各家右文学说,最后推阐右文说理论及其应用。是编对右文说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是一部重要的训诂理论著作,影响很大。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清续修国子监志

    八十二卷。清文庆等奉敕修。文庆(?-1856),姓费莫氏,字孔修,满洲镶红旗人。道光进士,后任兵部尚书,咸丰朝官至军机大臣。该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初奉敕纂修,至十四年七月修成,共分为十二

  • 蒋鲂切韵

    一卷。唐蒋鲂撰,清顾震福辑。《日本现在书目》著录蒋鲂《切韵》五卷,其书久佚。《倭名类聚钞》引“岳,高山名也。”“汗,人身上热汁也。”“,在臂避弦具也。”“院,别宅也。”“瓦。烧泥为之,盖屋宇上,蓬莱子

  • 倪石陵书

    一卷。宋倪朴(约1173年前后在世)撰。倪朴,字文卿,号石陵,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因居于石陵村,所以号为石陵。曾应进士举。绍兴末(1162),金人将南侵,朴拟上万言书,但无回音。郑伯熊

  • 五经备解

    不分卷。清周封鲁辑。封鲁字东山,湖北天门县人。此书无序例,凡《易经》三百五十条,《书经》四百九十二条,《诗经》四百五十六条,《礼记》三百五十五条。凡涉及典故及义理的,择采一家之说,或兼采数家之说,只是

  • 待轩诗记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著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

  • 闰竹居丛书

    二十八种,二十八卷。清观颒道人辑。观颒道人不知何许人。丛书中题观颒道人辑之书有十七种之多。所收著作缺点很多,如《连山归藏逸文》,仅录部分著作所引数条,不能博采群书,存佚补正;《焦氏易林吉语》,原书流传

  • 国文法教科书

    一卷。近代傅熊湘(生卒年不详)撰。熊湘字君剑,号钝庵,湖南醴陵人。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湖南图书馆馆长。傅氏认为《马氏文通》卷帙繁重,不适教授之用,遂删繁择要而成此编。立说皆依马氏,略无修正,偶有增益,

  • 汶志纪略

    四卷,清李锡书纂修。李锡书,字见奄,山西静乐人,乾隆进士,凡三任其地,卓有政声。所著有河洛图说二种。《汶志纪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关隘。卷二,赋役、权法、

  •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一百五十九卷。和硕庄亲王允禄缮录刊布。雍正七年(1729),世宗宪皇帝,应廷臣的请求,命和硕庄亲王缮录,雍正九年(1731)告成,所载上起雍正帝登极、下止雍正七年。乾隆皇帝即位以后,再命和硕和亲王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