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佚礼扶微

佚礼扶微

五卷。清丁晏撰。丁晏(1793-1875)字柘堂,江苏山阳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平生精研经学训诂,笃好郑学。辑《禹贡集解》三卷,对《诗经》之郑笺、“三礼”之郑注研究尤深,认为孔疏曲解郑学,因之考证群书撰《毛郑诗解》四卷、《三礼释注》八卷。丁晏治经学不掊击宋儒,认为汉学、宋学之分是门户之见,汉儒重训诂、宋儒重析理正可互补。平生著述四十七种,计一百三十六卷。《佚礼扶微》是整理古代逸礼的专书。作者认为:王应麟著《困学纪闻》举逸礼篇目,将不是逸礼的当作逸礼;吴澄著《仪礼逸经》则又将真正的逸礼不当成逸礼。因之编成此书。此书按佚经、佚记、佚文、附录、补遗的顺序排列。该书逸礼的搜集范围包括先秦诸子、汉儒论著、乃至宋人著述。态度很审慎,如《说文》田部字明确引自《鲁郊礼》就记载下来,而鸟部鶾字《说文》仅称“鲁郊”就不予收取。但偶尔也有些失误,如引《荀子·大略》文:“《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此处,“礼云礼云”之后实非《聘礼志》之语而是荀子自己的话。同时,个别地方辑逸礼竟将宋人语辑进“附录”中也似乎不妥。此外书中有不少个人的看法,如:“中霤礼”是祀土神的,《王制》不是汉文帝时博士所作,《明堂位》、《月令》不止《礼记》所传《月令》,又论《大戴礼记》是西京名儒通用并非假托等等,考证详明。又其书卷首“佚经”下引《论衡·正说篇》“宣帝时河内女子得逸礼一篇。”以阐明旧说“逸礼”三十九篇、四十篇的明相异而实相合,尤为独到。总之,该书搜求逸礼范围之广、考据之精、见解之新足可称礼学名著。世传《南菁书院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谷俭集

    一卷。晋谷俭(生卒年不详,约东晋元帝初年前后在世)撰。谷俭,字士风,湘州桂阳(湖南郴州)人。元帝初,经刺史甘卓举为秀才,策试高第,授中郎。谷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博涉经史。终身不仕,卒于家。阮孝绪《七

  • 经典通用考

    十四卷。清严章福纂。章福字秋樵,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潜心小学训诂,成《说文校议议》三十卷,另有著录。此书首有自序,作于咸丰丁巳年(1857),末有后序,作于咸丰辛酉年(1861)。此书大旨以

  • 阳明文钞

    二十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全书》、《阳明乡约法》、《保甲法》(已著录)。是编系清康熙二

  • 汪文摘谬

    一卷。清叶燮(1627-1703)撰。叶燮生平事迹见《已畦诗集》条。清朝文学,以汪琬、魏禧和侯方域为三大家。但魏禧才学纵横,而未归纯粹。方域则磊落英多,颇嫌蹉。惟汪琬湛深经术,盘纡清缜,但其病在浅泛矜

  • 文字集略

    一卷。梁阮孝绪(?-535)撰。近代龙璋辑。孝绪字士宗,尉氏(今属河南)人。隐居不仕,门人谥曰文贞处士。龙璋著有《小学搜逸》。《隋书·经籍志》载:“《文字集略》,六卷,梁文贞处士阮孝绪撰。”而《旧唐书

  • 古文龙虎经注疏

    三卷。南宋王道(生卒年不详)撰。王道,武士,自题“保义郎差充恩平郡王府指挥使”(见此书原序)。据此书原序,王道称自己志学之年,喜闻道家内丹外丹之学,曾依丹方炼外丹未成,后遇真师指点而悟出修丹之理法,但

  • 新五代史

    七十四卷,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旧五代史》,方称《新五代史》。全书有本纪十二卷,前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

  • 新刻一鸿简捷便览算法

    见《一鸿算法》。

  • 淮阳诗集

    一卷。附录《诗余》一卷。元张弘范(1238-1280)撰,一名《张淮阳集》。弘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官至蒙古汉年都元帅,累赠太师淮阳王。内载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余篇。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

  • 梅花馆诗集

    一卷。《诗余》一卷。清汪韵梅撰。汪韵梅,字雪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常熟言应千之妻。清代诗人。有诗《书感》曰:“无限沧桑感,临风慨叹频、科名谁济美,使节早承尘。留得书香在,何妨生计贫。所嗟是巾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