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分撰两戴礼记章句凡例

分撰两戴礼记章句凡例

不分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光绪注,光绪无乙丑年,必有误。进士。以知县起用,自请改教,遂选授绥定府教授,任教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廖平儿时,家极贫,于兄弟中排行第四,父卖药蜀中,诸兄亦弃书就贾。平一日于铺板上书曰:“我要读书!”父见其入学之急切,遂允。无入学之资,徬徨泽畔,乃于泽中得鱼三尾,欣欣然作为礼品,始得入学。此后廖平名其书斋曰“三鱼堂”!从师后勤奋异常,不分昼夜读书。民国八年(1919)得半身不遂之疾,左手左足全废,仍勤读不辍。廖平性嗜酒,醉后喜讽漫,坦直元爽,不希荣宠,有古侠士之风。廖平早年受学于王闿运,治今文经学,逞意说经,其学多变。初持今文为孔子所制,古文为周公所创之说,即所谓“今古”,不久,改变其说,主张“今文”是孔子“真学”,古文是刘歆伪作,即所谓“尊今抑古”,戊戌变法前后,又著书自驳,说今文是小统,古文是大统,所谓“小大”。在《今古学考》中,提出判别今古文学的方法,其论点为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继承发展。著《四益馆丛书》,后又增益为《六泽馆丛书》,其著述主要有《群经凡例》、《王制订》、《公羊三十论》、《起起谷梁废疾》、《经学初程》、《释范》、《六书旧义》、《经话》、《王制图表》、《春秋图表》、《尊经书院自课题目》《周礼义疏》、《地形训释例》、《尚书新解》、《天人学考》、《三才说例》、《生知说》、《俟圣篇》、《易经新解》、《诗经新解》、《庄子新解》、《楚辞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列子注》。其著说发前人所未发,将数千年之经学与孔子之思想言论,根本改造,使经学为时事服务,在中国经学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分撰两戴礼记章句凡列》乃廖平有感而作。廖平以为,郑玄为小戴作注,不注大戴,使东汉以后,惟小戴盛行。实际上,博士旧有二家,小戴出于大戴,单治小戴者非也。廖平以今古为统宗,两戴全录、各以类从,不依旧第,惟注明篇目所出,又因论文繁难,较之《左传》,犹觉信徙,一人之力,难以成就,因而招集十数人分篇治之。故先为发凡起例,其凡例共三类:一曰宗派类,二曰篇章类,三曰义例类。宗派类分十五门,依次为今学、古孝经、古小学、古周礼、古诗、古左传、古国语、古礼、古丧服、古乐、古史学、古学礼、阴阳、经学、儒家附论语。篇章类立二十四事为纲,依次为合篇、分篇、篇章重出,仪节相同、经传注淆乱、注论,杂篇,简册失序、辨经传、脱误、章节、句读、虚字、多立篇目、草仪注、溯原、表四代、表五等、补页、取证、求异、求同、附文、科分。义例类共二十例,依次为今古杂例、互见列,文字异同例、列国不同例、润色例、参差例、传习例、缘经立说例、阴阳五行例、史子纬例、沿革例、宜俗例、意起例,行事私论例,因事改易例、先后例、同实异名例、同实异实例,译改例、傅闻例、迟早例、坠佚例。廖平至晚年,因所见有变,于宗派门类,略有更订,至于篇章义例,则沿袭旧说。论篇章分合,多有臆断之嫌,其他各条,则大体固甚美善,足资研讨。此书有光绪中《蛰云斋丛书》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益馆经学丛书》成都刊本,民国十年(1921年)四川存古书局《新订六艺馆丛书》汇印本。

猜你喜欢

  • 连山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连山易》系北朝刘炫伪作之《易》书。《北史·刘炫传》称:“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人讼之,经赦免死,坐

  • 大业拾遗记

    二卷。旧题唐颜师古撰,实则伪托。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谓抄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

  • 复初集

    三十六卷。明方承训(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方承训,号鄈卹,安徽徽州(今歙县一带)人。生卒年不详。此集为承训自编。前有万历十一年(1583)自序,称家世役什一,不乐仕进。又称间以玉献,即被摈斥弗用。

  • 古乐苑

    五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撰。梅鼎祚生平详见《皇霸文纪》辞目。本集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于唐末,此本止于南北朝,用左克明古乐例。其所补者,如琴曲歌词庞德公之于忽操、见《宋文

  • 顺治元年封摄政王等册文

    不著撰人名氏。内容为摄政王、肃王、衍禧王、承泽王、牙西王、波罗贝勒、泥湛贝勒等人的册文。据藏有是书的明清史料整理会载,是书为白宣纸稿本,墨书共七页,每半页横九寸六分,纵一尺二寸五分,各页上方中间残缺约

  • 桑弢甫集

    八十四卷。清桑调元(约1695-1771年)撰。桑调元,字伊佐,号弢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调元少有异才,下笔千言。雍正四年(1726)峰顺天乡试,后选举人,特赐进士,授工部主事。调元才锋踔历,诗文

  • 文章鼻祖

    六卷。清杨绳武撰。杨绳武,字文叔,长洲(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有《古柏轩集》、《文章鼻祖》等。本书共六卷,所录六代以前诗文十四篇,各为评注。一《尧典》

  • 愍忠录

    二卷。撰者不详。该书记北都、保定、陕甘、山西、南都等地明末死难诸臣,前有叶晴峰序。现有《崇祯丛书十种》本。

  • 攸县志

    五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续纂。王元凯,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攸县知县。攸自汉置县,历有明征。志乘创自明初,至万历时已四修。迄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168

  • 古今游记丛钞

    十六种,十七卷。原题莫釐涵青氏编辑。涵青氏姓名里居生平均不详。该书有王鼎序,称莫釐涵青主人搜罗古今名人纪行之作,辑成是编;凡南达交广,北逾蓟辽,东至沿海,西极滇蜀,西北抵蒙疆,凡山川形势、道里名胜,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