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四百十六卷。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注疏。《周易》用曹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毛诗》用汉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周礼》、《仪礼》皆用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用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用晋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用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穀梁传》用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用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孝经》用唐玄宗注,邢昺疏。《尔雅》用晋郭璞注、邢昺疏。《孟子》用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南宋以后开始合刻,明有嘉靖、万历刊本,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清阮元据宋本校刻者,号称善本,阮氏并撰《校勘记》,附于各卷之末。中华书局1979年据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为两巨册,是本改正旧本文字讹脱及剪贴错误三百余处,最善亦最方便。

四百十六卷。清阮元(17641849)编。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圹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任编修、山东浙江学政、兵、礼、户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等省巡抚,湖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卒谥文达。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诗文无不涉猎,而尤长于考证。一生以整理、刊刻、收藏图书,振兴学术为己任。主编《石渠宝籍》。抚浙江时,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纂辑《经籍纂诂》,集我国训诂学大成。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汇刻《学海堂经解》一千四百卷,刊刻《皇清经解》、《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十三部儒家经典:《易》、《书》、《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南宋以后刊刻。南宋以前,各经书之注疏分别刊行,至绍熙年间,三山黄唐始将经与注疏合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七字,三百五十二卷。此书刻版至元明间仍保存在南雍,到明正德年间,递有修补。嘉靖年间,闽中御史李元阳据十行宋本重刻《十三经注疏》,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这就是闽本。明万历间,又据闽本翻刻于北监,行款与闽本同,全书三百三十三卷。这就是所谓北监本。崇祯时汲古阁毛晋根据北监本翻刻,全书三百三十四卷。这就是汲古阁本。此本讹误甚多,校刊不精。清乾隆初,官刻武英殿本是根据北监本所刻。刊刻时增加了句读。阮元根据家藏的宋十行本“十一经注疏”,补入北宋苏州所刻《仪礼》、《尔雅》单疏本,并以黄丕烈所藏单疏《仪礼》、《尔雅》二经及胡稷购得之“十一经”详加校勘后刊刻,于是宋本《十三经注疏》又行于世。阮刻本号为善本。《十三经注疏》目录: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卷。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二十卷。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六十二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二十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九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十卷。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十卷。建国前,有世界书局刊行阮本缩印本。1980年,中华书局以世界书局缩印本为底本,重加校刊整理,缩印为两巨册发行。并配合此书印行叶绍钧《十三经索引》(重订本)。

猜你喜欢

  • 大藏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别称,《宋高僧传》等称之。详见“一切经音义”。

  • 神农本草经疏

    三十卷。明缪希雍(详见《先醒斋广笔记》)撰。又名《本草经疏》。缪氏医术精湛,对本草研究尤为精深。他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为纬,历三十余载,撰成此书。此书目录编次悉依宋代《大观证类本草》,

  • 朝野佥载

    六卷。旧本题唐张鷟(详见《龙筋凤髓判》撰。此书为唐代笔记小说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著录,《朝野佥载》原为二十卷,《宋志》另有补遗三卷,原本已佚。今传本六卷,附补辑。此书所记皆唐代朝

  • 周易拟象

    六卷。清黎曙寅撰。曙寅字健亭,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人,乾隆时举人,官至六安知州。此书卷首有其子中辅序,称此书前后花费二十余年始撰成,凡十数易稿。书中首列邵子河洛及先后天诸图、启蒙诸说、卦变各图。自序云

  • 孝经训注

    一卷。隋魏真己撰。清马国翰编辑。魏真己字号,生卒及事迹均不详。邢昺《孝经》序疏谓魏真己钜鹿人,作《孝经训注》。唐志有魏克己注《孝经》一卷,真己克己当为一人。唐明皇御注引用其义凡十二节,邢昺正义皆标明魏

  • 方壶词

    三卷。附《水云词》一卷。宋汪莘(1155-?)撰。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吕原明门人,亦与朱熹、真德秀等友善。宋宁宗嘉定年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后退而筑室柳溪之上,环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以

  • 尚书五行传注

    一卷。清袁钧辑,袁尧年校补。袁钧认为,《尚书五行传》一卷,过去列于《尚书大传》之中,称作《洪范五行传》,可是《大传》之中自有《洪范传》,所以,此《尚书五行传》应当另是一书。袁钧还认为,此书为汉以前人所

  • 松霭初刻

    六种,十卷附一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周春号松霭,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该书所收六种有《中文孝经》一卷附外传一卷、《尔雅补注》四卷、《代北姓谱》二卷、《辽金元姓谱》一卷、《辽诗话》一卷、《选

  • 湖海楼丛书

    十三种,一百零九卷。清陈春编辑。陈春字东为,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其人博学多闻,喜读书,与藏书家汪继培相交甚契,继培每得善本,必出以相示。陈春思欲流布秘籍,并以此娱亲,乃择选考证经史有裨实用者陆续刻写

  • 白石道人歌曲

    四卷。《别集》一卷。宋姜夔(1163-1203)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生平详见《绛帖平》(辞目)。是集共四卷,均为其乐府词。姜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重。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