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微堂外集

古微堂外集

八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十五岁中秀才,二十岁举明经。次年随父入京,师从胡墨庄、刘蓬禄诸先生,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道光二年(1822)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默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主张“及之而后知”,说“知”是从“行”中而来,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抨击理学家的“心性迂谈”。能诗文,风格遒劲。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云:源博通百氏,尤留心当世之务,著作之多,遍涉四部。近世学人文质兼至,殆未有及源者。考有清一朝学业,以顾炎武、阎若璩启其端,其时务矫明季空谈之弊而趋于实。斯留心经世之务,其代表此学风者,厥惟源与龚自珍二人。而源于地理掌故、治河、盐漕、洋务无所不治,较自珍尤为精实。如此集自六卷以下大抵皆论政之文其所别著若《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编》,皆裒然巨帙。初源本有内集三卷、外集七卷。内集别名《默觚》,名为集而实拟诸子。外集七卷,编次颇为凌杂,所收文亦未全。此本八卷。为清末宣统元年(1909)长沙黄象离重编,较七卷本溢出文三十余篇。集中驳钱大昕讥汝愚为冒险侥幸之说,论史颇为有见。书宋名臣言行录后,纠纪昀撰《四库提要》谓朱子不载刘安世事之诬,驳杨慎谓朱子列王安石为不当之误,亦为平允。他如《书明史稿》、《书赵校水经注后》,及卷四《傅鼐、姚学塽、李兆洛、周济传》。卷八与《包慎伯大令书》,皆有关史乘或掌故之文,不同苟作。惟卷一《说文转注释例》以下诸篇,纠《说文》分部之失,亦殊疏失。又卷二《孟子年考表》等,亦有前后自相违异之处,如既谓伯鱼卒时孔子年七十,及为孔子年表,又谓伯鱼卒时夫子年五十,不相照覆。有上海国学扶轮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678-740)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

  • 易经如涽

    十二卷。清汪绂撰。绂一名烜,字灿人,别字双池,江西婺源人,诸生。其少年聪颖,博览群书,二十岁后著书十余万言,尽焚之。自后凡有述作皆从反身切己而出,博采两汉六代诸儒疏义,而以宋代五子为归。著有《易经诠义

  • 礼器图

    十七卷。清吴之英(?-1918)撰述。之英字伯朅。四川名山(今四川省中部)人。由贡生朝考二等,改选灌县训导,后历主成都尊经、锦江两书院讲席。至二十余年,之英为王壬秋入门弟子。同光间,王掌教尊经书院时,

  • 无锡金匮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纂。无锡有志,始于元王仁辅,明凡三修,清康熙秦、严之志,实为集大成之作。清雍正四年(1726),析无锡置金匮县,道光间华湛恩始纂修《金匮志》,至嘉庆十八年(1

  • 乐谱集解

    一卷。隋萧吉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萧吉字文休,梁武帝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孙。其博学善思,精于阴阳算术,《隋书·艺术》有传,称其著有《金海相经要录》、《宅经》、《葬经》、《乐谱》等。《乐谱》即《乐谱集

  • 遁甲演义

    二卷。明程道生撰。程道生生卒年不详。字可生,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世人言“遁甲”皆以为祖于《洛书》,但《河图》以图名,当有奇偶之象,《洛书》以书名,当有文字之形。故班固以为六十五字(见《汉书·五行志

  • 潞安诗钞

    十六卷。清程之玿、常煜辑。程之玿和常煜均为山西长治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编分前后两编。前编为程之玿集,后编为常煜集。前编为潞安明诗之选。对原诗重加抉择,细酌去留,详注其里爵出处。信者因之,疑者阙之

  • 斩鬼传

    清刘璋(1667-?)撰。刘璋字子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人,雍正元年到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任县令四年,政声极佳。刘璋平生著述较多,除《斩鬼传》外,

  • 归安姚布政传略

    一卷。清姚文田(1758-1827)辑。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嘉庆初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邃雅文集》等。此书为清姚延著传记资料汇编。延著字象宪,归安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官至

  • 盛明百家诗

    三百卷。明俞宪(约1553前后在世)编。俞宪字汝成,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世传李攀龙《送俞臬赴湖广》诗有“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敞大王风”句,以为似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