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吕氏杂记

吕氏杂记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之孙,吕公著之子。初以父荫入官,吕公著为相之日,不求进取,沉沦下僚,管库近十年。吕公著死,始为兵部员外郎,进崇政殿说书,又擢右司谏。绍圣初,以秘阁校理出知怀州,既而,坐元祐党人贬和州居住。徽宗即位,起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力请外补,以直秘阁知曹州,不久夺职知相州、邢州,后寓居淮泗间以卒。吕希哲少学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等,后与程颢、程颐、张载及王安石父子游,故其学问出于数家之中,又吸收佛道思想,混儒墨于一家。书中杂记经史百家、释道之言及朝野遗闻轶事。看似融儒佛道为一家,实质则重儒。如记顾临使北之对,谓为世教者当重儒;又谓祖孔宗孟,学之正也,苟异于此,皆学之不正;又记司马光辟佛之语;又斥老子剖斗折衡之说,深辨孔子非师老子;又极论礼乐之不可废等等,皆以儒家思想为宗,兼收佛道等百家思想。书中对王安石父子无贬,个别事稍有微词,不持门户之见,颇多可取。其他所记家世旧闻、朝廷掌故等,多可与史传相参考。书中还载有许多诗话,颇为珍贵。此书成书后,不知何时刻版,后佚失,唯散见于《永乐大典》中,卷帙不可考。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重新编为二卷,以广其传。今传尚有《指海》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本作《傅讲杂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作《侍讲日记》,不分卷。

猜你喜欢

  • 六书辨

    一卷。近代徐绍桢(生卒年未详)撰。绍桢字固卿,广东番禺人。清末举人。官江宁候补道。是书系解释六书之作,仅就许氏《说文叙》的说解,括其大旨,依六书次第加以论说。并未博引古今各家之说,列其同异,辨其是非,

  • 邃雅堂学古录

    五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嘉庆四年状元,由翰林院修撰累官礼部尚书,数督学政,革除陋例,斥伪体,拔真才,典试号得士。持己方严,通达治体,不为激亢

  • 说文辨字正俗

    八卷。清李富孙(1764-1843)撰。富孙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生。著作甚丰,尚有《春秋三传异文释》、《夏小正异义》、《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校经廎文稿》等。是编乃是以《说文》

  • 黄鹄山志

    十二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黄鹤山在湖北武昌府城西南。又名黄鹤山、高冠山、高观山、石城山、蛇山、长春山、黄鹄矶。《黄鹄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名胜、流寓、仙

  • 帝京岁时纪胜

    一卷。潘荣陆撰。潘荣陆,字在廷,号止轩,顺天大兴(在今北京东南郊)人。清雍正年间,历承禁史馆等差,又任宫阙制作、督销之职。乾隆初,告老还家。因其经历,撰有工务、月令、婚仪、读礼、书法等方面的著述,都未

  • 檀几丛书

    一百五十七种。清王晫、张潮(详见《遂生集》《昭代丛书》)同编。所谓檀几,据凡例说:古有七宝灵檀几,几上有文字,随意所及,文字辄现,今书中为经史子集,为礼节大端,为家门训戒,为土物琐屑,种种毕具,有意披

  • 厌次琐谈

    一卷。明刘世伟(生卒年不详)撰。刘世伟,字宗周,阳信(今山东省阳信县)人。明嘉靖中官宁州同知。此书杂取古人说部而加以评论,其见识颇浅,甚至载有一些如宋江诱柴进为盗之事等俚俗附会之说。书末附有《谈后》二

  • 卜法详考

    四卷。清胡煦(详见《周易函书约注》)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列为多,但后世皆失传,个别存者也大都芜杂失据。此《

  • 孔文谷诗集

    十四卷。明孔天胤撰。孔天胤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山西汾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第二,授编修,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文谷集》。是集为同安洪

  • 道古堂诗集

    二十六卷。清杭世骏(生平详见《道古堂文集》)撰。世骏胸罗四库,肆力于诗古文词。该诗集目录有十四条,包括《橙花馆集》二卷,《过春集》一卷,《补史亭剩稿》一卷,《闽行杂录》一卷,《赴召集》一卷,《翰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