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宰辅编年录

宋宰辅编年录

二十卷。南宋徐自明撰。徐自明,字诚甫,号慥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富阳主簿,除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终永州知州。除此书外,尚编著有《零陵志》十卷,《浮光图志》三卷。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上起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对两宋十三朝二百五十余年间宰相、副宰相,枢密院长官、副长官的任命、罢免情况,以及这些大臣的籍贯、行状,都作了介绍。全书除太宗朝为三卷、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孝宗诸朝为二卷外,其余诸朝皆为一卷。其史料来源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大诏令集》及《东都事略》、《丁未录》等五十余种宋人所著史书、笔记。其体例是以年月日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位宰辅之下,首列拜罢时间,次列拜罢制词,再次记载人物的字号籍贯、拜罢因由,事迹行状。全书体例严谨、眉目清楚,便于阅读。此书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有些已经缺佚,有些已经遗散,幸被此书摘引,才得以保存。例如现存的宋代最重要史料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已严重散佚,后人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是为今本,共计五百二十卷,而原书实为一千零六十三卷。《长编》的缺佚,是书则多有记载,可补其不足。对其他缺佚之书,本书同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此书对研究宋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此书在现今残存之《永乐大典》中尚有最早刻本之部分内容。现存最早刻本有明万历年间吕邦耀本,其次有《四库全书》本、《敬乡楼丛书》本。今人王瑞来先生博采群书,著成《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一本,对此书漏误多加订正。王氏之书已于1986年由中华书局印行。

猜你喜欢

  • 鲁春秋

    一卷。清查继佐(1601-1676)撰。继佐字伊璜,一字敬修,号舆斋、东山钓史,浙江海宁人。人称东山先生、朴园先生。崇祯举人。工文史,擅书画。曾任鲁王政府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编撰明史。因庄廷“明史

  • 春秋微旨

    三卷。唐陆淳(详见《春秋集传纂例》)撰。此书先列三传不同之文,参以啖助、赵匡之说而断其是非。《自序》云:“事或反经而志协乎道,亦虽近义而意实蕴奸,或本正而末邪,或始非而终是,介于疑似之间者,并委曲发明

  • 石桐先生诗钞

    一卷。清李怀民(1738-1793)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

  • 经解题纲残本

    四卷。辑者姓名无考,行文以天干为次,每编又分上下篇。今日所见版本,仅存卯编之下、申编上下、酉编全部,共四卷。卯编下录《陈寿祺上阮芸台请定经郛义例书》,附《经郛条例》、胡敬、赵坦、陶定山、钱福林《论孔颖

  • 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

    无卷数。清李兆洛辑。前列赵南星至朱国祯十一人,为“东林翰墨”。又缪昌期至侯歧曾十四人,附候氏书五家。自跋说,明时诸书家,随听见入石,故不能依先后次弟入石。始于道光六年(1826)春,完于十四年(183

  • 桃溪雪

    二卷。清吴廷康采辑,黄燮清填词。吴廷康,字康甫,生卒年不详。廷康嗜善好古,久而不衰。宦迹所至,必与邑人士稽考名胜及前贤遗迹之所在。凡忠孝义烈之未经表著者,必扬其隐,以为世风,廉俸所入恒以是罄。黄燮清生

  • 吕氏春秋高注补正

    ①一卷。清李宝洤(生卒年不详)撰。宝洤有《三国志平议》,已著录。是编为补正高诱《吕览》注而作。其体例,每节补注,则首书“补曰”二字,正注则首书“正曰”二字。其以毕沅校本为主,沅订正高注者,该书往往言已

  • 江苏第一图书馆覆校善本书目

    四卷。齐耀琳等编。齐耀琳,生平不详。目中除著录书名、卷数、撰者、刊写、册数外,也附记旧藏者所作印记。错讹甚多。有民国八年(1919)江苏第一图书馆铅印本。

  • 春秋穀梁传章句

    一卷。汉尹更始撰。清马国翰辑。尹更始字翁君,西汉汝南郡邵陵(今河南郾城东)人,著名经学家。《春秋穀梁传》由鲁申公传于瑕丘江公,后经过几代传授至蔡千秋。汉宣帝即位,访求能通《穀梁传》的学者,都不如蔡千秋

  • 诚书

    十六卷。清谈金章(生卒年不详)撰。金章字心揆,号黄浮,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家世业医二十一世,祖父、父皆名动一时,为当时名医。谈氏约生于明末清初。幼承家学,亦有医名。博学多闻。此书又名《幼科诚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