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质疑

尚书质疑

① 八卷。清王心敬(详见《丰川易说》)撰。《尚书质疑》悉尊元代赵孟頫《尚书今古文集注》及吴澄《尚书叙录》、《书纂言》之说,将《尚书》今文与古文二者分开,不为无据。《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学者历来意见不一,或以为武王封康叔所作,或以为成王封康叔所作。实际上,康叔在武王时初封,在成王时益封,因皆是封康叔诰命,故史官汇编在一起。这二说其实并不矛盾。但《康诰》篇首48字,很可能是错简,由别篇窜入。心敬径以《康诰》等三篇升至《大诰》之前,改易原书次第,未免不够严谨,另,今文《尚书》有《顾命》一篇,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则从中分出《康王之诰》一篇。心敬以其妄分,不为无见。只是考证稍嫌疏略。此外,该书沿明代丰坊伪本之说,改《尧典》为《帝典》;又以为《尧典》、《舜典》非虞史所作,出自孔子笔削;《尧典》篇首“曰若稽古”出自孔子增加。诸如此类,则多为臆测无据。② 二卷。清顾栋高(1679-1759)撰。栋高字震沧,一字复初,自号左畬。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授内阁中书。雍正间罢职。乾隆十五年(1750)荐举经学,赐国子监司业;十六年(1751)又赐国子监祭酒衔。平生研究经学,尤长于《春秋》之学。所学以宋、元、明诸儒而合之。著述颇丰,除《尚书质疑》外,尚有《毛诗类释》(又《续编》、又《附录》)、《毛诗定诂》、《春秋大事表》(又《舆图》、又《附录》)、《大儒粹语》、《陶人心语》、《王荆公年谱》(又《遗事》)、《司马温公年谱》(又《卷后》、又《遗事》)、《淮安府志》等。《尚书质疑》一书不载经文,亦不训释经义,惟标举《尚书》有疑之处,每条撰文一篇以论之,共41篇。其论大多据理臆断,不甚考证其本末。如谓帝王巡狩,于一年之内必不能亲至四岳,因疑惟泰山乃天子所亲至,余皆不至,并以独泰山有明堂为证。又如,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本为伪书,栋高仅据《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数语,断其必真,又认为其中“舞于羽于两阶”乃刘歆所窜入。诸如此类,皆未精考,论据不足。盖栋高精于《春秋》之学,于《尚书》用力差少。故其说有失,不足为怪。③ 二卷。清赵佑撰。赵佑字启人,号鹿泉,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此书很相信《古文尚书》,所以深受毛奇龄的影响,本书也多取毛氏之说。然而此书用意在于贬低朱熹,伸扬自己,其偏激与弊病也很多。尤为说经之大忌者,赵氏此书好与人漫骂,自失著作之体,亦为人所不取。不过此书亦有可取之处,它不轻疑古人,对前人旧说也抱着审慎的态度,对《尚书》中的某些具体经文的解释,也有独到之处。此书有清献堂全编本。④ 一卷。清朱霈撰。其生平以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有些地方采用先儒成说,有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见解,均较为确当。其中论述《禹贡》的几条甚有新意,比如其对“三江”的解释不用郑玄的说法,认为“三江”是指娄江、东江、松江。认为松之黄浦,就是古东江;苏之娄家河就是古娄江;吴淞即三江口。证之《国语·越语》:“子胥曰:‘吴之与越,三江环之’,”又曰“与我争三江之利者,非吴也耶?”《吴越春秋》也云:“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此外,朱氏又引《晋书》、《南史》中有关论述,力证“三江”即娄江、东江、松江,广征博引,甚为有据。此书有嘉庆辛酉(1801年)望岳楼活字印本。

猜你喜欢

  • 治河方略

    十一卷。清靳辅撰。靳辅(1633-1692),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中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初历内阁学士、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选授河道总督,主持治黄河工程。在任十余年,河患大减

  • 东原集

    七卷。明杜琼(1394-1474)撰。杜琼,字用嘉,自号鹿冠老人、东原耕者,江苏吴县人。博综古今。知府况钟两荐之,固辞不出。其一生持方竹杖,出游友朋之间,归而粗食淡饭,怡怡如也。著有《纪善录》、《耕余

  • 玉牒

    不分卷。清历代敕编。玉牒,即指清朝宗室谱牒。清朝规定由宗人府会同内院礼部十年一次纂修玉牒。现有故宫博物院藏原稿本,另有宗人府副本原藏孔德学校。

  • 蓬莱县志

    八卷。清高岗修,蔡永华纂。高岗字仑侯,北平人(今北京市),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蓬莱县知县。蔡永华,邑人,曾任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考蓬莱县,其原无旧志,此志为创修。高

  • 杏东集

    十卷。明郭维藩(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郭维藩,字价夫。里居生卒均不详。正德六(1511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著有《杏东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诗、文各五卷。皆乏深湛之思。

  • 癸辛杂识前集

    一卷,后集一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宋周密(详见《武林旧事》)撰。全书共六卷,前有自序,称患病期间,与高人、野士恣意谈笑,将其所闻见之事,编成此书。因作于杭州癸辛街寓所,因以名书。此书内容与所作《齐东

  • 秘传眼科龙木总论

    见《眼科龙木论》。

  • 礼稽命征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天人感应学说论历代礼制的变化,其核心思想大意是:王者制礼作乐本之于天命,然而天命不常,因之历代礼制都有增损、改易。如:唐虞五庙是亲庙四种加始祖庙,其后夏、

  • 二瓦砚斋诗钞

    十一卷。清金玉麟(生卒年不详)撰。金玉麟字石船。四川阆中人。此集为撰者自十五岁至四十四岁间三十年之诗作一千七百三十五首中精选的一千一百四十一首古今体诗,分十卷,附一卷,亦为十集:芄、青衿、栈云、甲乙、

  • 尚絅斋集

    五卷。明童冀(约1361前后在世)撰。童冀,字中州,浙江金华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九年(1376)征入书馆,后为浙江湖州府教授。调北平(今北京),坐罪死。著有《尚絅斋集》。其集不知何人所编,原分诗文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