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嘤鸣集
十二卷。清王相(生卒年不详)编辑。王相,字晋升,临川(今江西豫章)人,此集为明末清初书信总集,成于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选录明末清初人的书信,分十二大类,下分四十三小类。入选之作大都轻佻纤巧,受明代陈继儒影响较深。有康熙间刊本。
十二卷。清王相(生卒年不详)编辑。王相,字晋升,临川(今江西豫章)人,此集为明末清初书信总集,成于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选录明末清初人的书信,分十二大类,下分四十三小类。入选之作大都轻佻纤巧,受明代陈继儒影响较深。有康熙间刊本。
一卷。清王复礼撰。王复礼,钱塘(今杭州)人。此书成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王复礼则将此书进呈御览。故此书以“御览”题名。《御览孤山志》武林掌故丛编本,共一卷。分疆
十二卷。原本不著撰人姓名,只卷首题“育吾山人著”,《明史·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与此本卷数相合,惟以“通会”作“会通”。今考《星学大成》专论五行者为万民英所撰,此书专论徐子平命学,也应出
五卷。明周璟编辑,周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此书为成化间周璟上京请自唐以来褚仆射遂良祠入祀典而汇集此录,是篇无目录。书首列序舆图,卷一录奏疏、碑记、祀典;卷二发传志、史论;卷三录遗稿、题跋;卷四卷五
四十六卷。清李星沅(1797-1851)撰。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授编修。旋擢督广东学政,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布政使,又任陕西、江苏巡抚、云贵总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
十卷。宋许叔微(1080-1150?)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今江苏仪征)人,登绍兴二年(1132)榜第六名进士,曾官杭州教官及翰林学士,医家称为许学士。许叔微幼年时连遭家祸,父母相继病故,所以成年
七十卷。宋周紫芝(1082-?)撰。周紫芝,宣城(今安徽芜湖)人,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宋高宗至孝宗时在世。卒年不详。绍兴中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左司员外郎。其人,有才无节,因为阿附秦桧,世人论之甚少
一卷。原书无撰人名,且散佚已久,今本为清洪颐煊从群书中辑成。颐煊字筠轩,浙江临海人。为孙星衍门人,精研经史,著有《读书丛录》、《礼记官室答问》、《诸史考异》等书。《郑玄别传》开首即记郑康成以永建二年(
二十八卷。清鲁之裕修,靖道谟纂。鲁之裕,字亮侪,安徽太湖人,官安襄郧下荆南道。靖道谟,字果园,湖北黄冈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下荆南道,清初辖襄阳郧阳二府,雍正十三年(1735)
四十七卷 清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36-1795)选编。选入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苏轼、陆游六家诗共二千五百余首。其中,李白三百六十余首,杜甫六百五十余首,自居易三百九十余首,韩愈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