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三传谳

春秋三传谳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于《公羊》、《穀梁》多所驳诘。又认为《左传》作者不是孔子学生,乃战国时人,对《左传》亦多所批评。如认为诸侯世相朝为衰世之事,宰孔劝晋献公及鲁穆姜悔过之言皆是附会,批评十二次分十二国之谬,认为夹谷之会孔子沮齐景公事出于假托,堕郈、堕费不是孔子本意,诸侯出入有恶无恶、诸侯之卒或日或不日不必皆属褒贬,鲁侯之至与不至不可拘泥于成例等等。其论重训诂、详史实,虽有不当之处,但往往多出精深之论,叶梦得《春秋考序》自言其《春秋传》、《春秋谳》、《春秋考》三书关系:“自《谳》推之,知吾所正为不妄,而后可以观吾《考》;自《考》而推之,知吾所择而不诬,而后可以观吾《传》。”此书最早刻于开禧年间,原为三十卷。其中记《左传》四百四十二条,记《公羊》三百四十条,记《穀梁》四百四十条。元程端学作《春秋辨疑》时曾对此书多加引用,可见尚为完本。明时散佚。今本亦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分《左传谳》十卷,《公羊谳》、《穀梁谳》各六卷。但《左传》缺九十条,《公羊》缺六十五条,《穀梁》缺八十四条,已非完帙。此书无刻本传世,现存传抄《永乐大典》本。

猜你喜欢

  • 诗次故

    二十二卷。附外杂一卷。朝鲜申绰撰。申绰字在中,号石泉,朝鲜李朝经学家。《诗次故》初稿毁于火,现存本为申氏晚年重订。该书博稽《三雅》、《方言》、《释名》等书,以订其诂,又广辑《戴记》、《左传》、《史记》

  • 宏碧缘

    见《绿牡丹》。

  •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 周易参同契解

    三卷。南宋陈显微(生卒年不详)撰。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淮阳(今河南省)人,临安佑圣观道士。撰有《周易参同契解》、《玄圣篇》、《显微卮言》、《神仙养生秘术》、《文始真经言外旨》等。前人研究《周易参

  • 东坡诗话

    三卷。元陈秀民编。陈秀民,字庶子,四明(又作温州)(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武冈城步巡检,提升为知常熟州,后加入张士诚军队,历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博学善书,喜工诗文。著有《寄情集

  • 对雨楼丛书

    五种,三十五卷。清缪荃孙(详见《云自在龛丛书》)编。此丛书影印古籍旧刻,多有价值。如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十卷,记西蜀之事,曾刊于《津逮秘书》中,也有旧本流传。士礼居藏有三本,一为宋刊本,一为旧钱罄室家

  • 墨海金壶

    一百一十五种,七百二十七卷。清张海鹏(详见《学津讨原》)编辑。张海鹏既收明毛晋汲古阁丛残书籍汇为《学津讨原》,又广搜四部博采九流,得古书之可以附庸六籍者汇辑成此编。书之凡例自称悉本四库所录,多采文澜阁

  • 鹤峰州志

    ①二卷,清毛峻德纂修。毛峻德,字觐文,直隶良乡(今北京市良乡)人,监生,官鹤峰州知州。州志前无可考。毛峻德任知州,思鹤峰为新建之区,案牍易至失散,不可无所募集,因辑州志,于乾隆六年(1741)成书。《

  • 庚子教会受难记

    二卷。英国人李理斐(生卒年不详)译,吴江任延旭笔述。庚子之乱,耶稣传教师及其家属在直隶,山西、山东、浙江、蒙古诸地遇害者,共一百八十六人,计英国九十八人,瑞典五十六人,美国三十二人,中以死于山西、蒙古

  • 周官故书考

    四卷。清徐养原(1758-1825)撰。养原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青人。嘉庆六年(1801)副贡生,不应科举,民家治学。精于校勘。对六书、古音辨析研究精深。著有是书及《仪礼古今异同疏证》、《论语鲁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