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

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

十二卷。清阮元撰。阮元在组织学者校刻《十三经注疏》时,又对它们又进行了校勘,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即其中的一种。晋代经学家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网罗魏晋各家之说,唐代学者杨士勋《春秋穀梁传疏》以范宁《集解》为本,广为发挥,对穀梁学贡献很大。但流传后世,出现了不少错误。阮元《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广泛搜罗不同版本进行校勘。自序说他本人曾作过校录,后又命元和生员李锐合唐石经,元版注疏本以及闽本、监本、毛氏汲古阁本以校宋十行本中的讹误,将异文摘录出来,进行罗列,由阮元亲自定其是非。据此可知李锐对《春秋穀梁传注疏》的校勘用力较多。李锐(1768-1817)字尚之,一字四香,元和(今苏州)生员,聪敏博洽,尤精算学。嘉庆年间阮元任浙江巡抚,创诂经精舍,将他延至西湖,校勘《礼记正义》。阮元辑《畴人传》,李锐用功最勤。《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又称《春秋穀梁传校勘记》)后还附《释文校勘记》一卷。卷首有阮元序,序后罗列引用书目,有单经本一种(唐石经)、经注本一种(宋椠残本)、单疏本一种(钞宋残本)、注疏本五种(元本、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校勘字句则以宋十行本为主,摭取名本异文遗字,注在下面,参考各家之说定其是非。大体上考证精确,引据博洽。虽偶有疏失,对学者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有阮元汇刻《十三经注疏》(收入《皇清经解》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苏州官书坊刻阮元《宋本十三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本。

猜你喜欢

  • 诸葛丞相集

    四卷。清朱璘(生卒年不详)编,朱璘,字青岩,常熟(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南阳府知府。工文,著有《东湖文集》。此书首卷载诸葛亮遗文一卷,为摘取《三国志注》和类书而成。其《黄陵端记》,经《四库全书》编辑者据

  • 玉峰诗纂

    六卷。明周复俊(1496-1574)编。周复俊,字子吁。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其善文,文笔清俊顺畅。诗非其所长。玉峰,是昆山的别名,即今昆仑山。本书收自西晋迄明代历代名家题咏

  • 陶朱公养鱼法

    见《养鱼经》。

  • 师子林纪胜

    二卷。明释道恂辑。作者生卒年不详。师子林,即狮子林,江苏苏州名园之一。原为元代菩提正宗寺一部,无如禅师所建。元末画家倪瓒为之叠石成山,山形造势奇峻,起伏曲折,有如穹谷深岩,遂为胜地。假山顶有一石,状若

  • 南汇县新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胡志熊修,吴省钦等纂。胡志熊,湖北孝感人,清乾隆间知事南汇县。南汇自雍正十三年(1735),邑令钦琏始修南汇志,乾隆五十八年(1793),胡志熊继钦志之旧而续之,成新志。卷首为序文、

  • 秦张诗余合璧

    二卷。明王象晋(约1619年前后在世)编。象晋字荩臣,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累官浙江右布政使,著有《群芳谱》一书。本书乃以宋人秦观《淮海词》、明人张綖《南湖词

  • 倚晴楼七种曲

    清黄燮清(1805-1864)撰。黄燮清,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曾任县令等职。黄燮清才思富赡,能诗、工词、长于戏曲。著作有《倚晴楼诗集》、

  • 杨忠武公年谱

    一卷。清杨国佐、杨国桢(1782-1849)编。国佐事迹不详,国桢字海梁,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入赀为户部郎中,出任颖州知府,迁河南布政使、巡抚,调山西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授闽浙总督

  • 因柳阁词钞

    二卷。清焦廷琥撰。生卒年未详。焦廷琥有《尚书伸孔篇》。是编大题《因柳阁词钞》,小题《对花词》。据其自述,养病村居,启椟检得《花间集》、《花庵》诸词选,诵而爱之,间伤其体,故名曰《对花词》也。其小令时有

  • 订正史记真本凡例

    一卷。宋洪遵撰。洪遵字景平,鄱阳(今属江西)人。官至南知枢密院事。《宋史》有传。《订正史记真本凡例》一书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书前有自序,称“手录司马迁《史记》一帙,”但对杨恽、褚少孙等人所补的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