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禹贡说

禹贡说

① 一卷。明郑晓(详见《禹贡图说》)撰。其书有弟子徐允锡所作跋语,称其受业于晓,晓出此书稿予之。则该书似为举业、讲授而著。该书取《禹贡》原文加以诠释,注语多浅近。有些解释较为精确,清阎若璩著《潜丘札记》,于此书曾有所取。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4)项皋谟刻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另有明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② 二卷。清魏源(1794-1857年)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高邮知州。魏源为清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主张“通经致用”。主要著作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本书可能完成于《书古微》之前,其中所释如:“道山北”条,阳列附终南嬛物只有三条证据,而《书古微》中则有五条。只是书中有《禹贡贡赋》五篇以及释“江汉”为《书古微》所无。本书有同治六年(1867)广州碧珑馆本。③ 一卷。清倪文蔚撰。倪文蔚字豹岑,安徽望江人,咸丰二年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本书之“说”只有五篇,即《说彭蠡》、《说云梦》、《说三江》、《说九江》、《说敷浅原东陵》。其中,《说云梦》、《说三江》、《说九江》三篇,征引广博,论述详赡,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颇有新意。如倪文蔚根据《史记·封禅书》中“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一段记载,考定彭蠡即今之巢湖;又根据《左传》,考定《禹贡》中的“云梦”就是现在的九江;根据《汉书·地理志》,考定三江的具体位置,皆倪氏所独见。另两篇中,《说九江》主朱熹之说;《说敷浅原东陵》,则主姚鼐之说,只不过有所发挥而已。本书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闲情偶寄

    十六卷。清李渔(1611-1680?)撰。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又号随庵主人、新亭樵客。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二十七岁中秀才,后多次应乡试,均未中。有《笠翁十种曲》。本书内容颇为庞杂,共分词曲、演

  • 申子

    一卷。周申不害(约前385-前337)撰。清马国翰辑。申不害,战国时郑国人,曾任韩昭侯的相十五年,主张法治,重视“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史记·老子申韩列传》称有《申子》二篇,《汉书·艺文志》称六篇

  • 法书考

    八卷。元盛熙明(生卒年不详)撰。据《书史会要》知其祖为鲜卑人,后居豫章(今江西南昌)。盛熙明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是书成于至正四年(1344)。是书卷前有欧阳玄、揭徯斯及虞集三序。

  • 易经粹言

    三卷。清应麟撰。应麟字囿呈,宜黄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此编不载经文,首卷总论卦图,上下二卷依照上下经的卦次而解之,十翼则被略掉。认为有关河图、洛书之学是数学,是邵子之传。有关吉凶、法戒之学

  • 庄子解

    ① 三卷。清吴世尚撰。吴世尚,贵池(今属安徽省)人,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庄子解》一书。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其书只收《庄子》内七篇。其要旨是引《庄子》而附之儒家。观其目录后附记,

  • 重修兴化县志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

  • 南菁书院丛书

    八集,四十五种,一百四十四卷。清王先谦(已著录)编。王先谦在江宁试学时曾刻有《皇清经解续编》,之后,收检藏书,连同新购得的著作,汇刊成此丛书。丛书编定时,清代经学最盛,尤重考据。丛书所收,多为清代学者

  • 聂氏经学丛书

    八种,十七卷。清聂镐敏(生卒年不详)撰。聂镐敏字京圃,衡山(今属湖南省)人,嘉庆年间进士,提督安徽学政,官浙州知府。学术上尊崇程朱之学。是书所收有经学著作五种,如《易理象数合解》二卷,认为象数由理而生

  • 孟子今义

    四卷,彭赓良撰。是书为赓良所撰《九经今义》之一。袭今文家张三世之说,而以今时新学说为传。谓孟子言尧舜文王孔子,言仁政王政不忍人之政,言仁义言性善,皆传孔子大同之义,择《孟子》七篇中与有关合者,附会其说

  • 金石续录

    四卷。清刘青藜撰。刘青藜(1664-1709),字太乙,襄城(今属河南省)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庶吉士。本书乃其家藏金石诸刻,各为题跋。其子刘伯安,最后编撰成书。卷首有其弟刘青震作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