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子点勘

老子点勘

三卷。清吴汝纶(详见《尚书故》)撰。古来研究《老子》的学者,或训诂释字,或注经解词,各有侧重;各家注本或依河上公本,或依王弼注本,或依其它注本,所依版本各不相同。吴汝纶撰《老子点勘》,大体依河上公注本,又用《韩非子》、《淮南子》及王弼注本和易州碑本互相参考校订,偶引河上公注语,旨在纠正学者研究注释《老子》所出现的错误。吴汝纶采用河上公注本章名,尽断全书章节。从文中可知,吴汝纶比较尊崇姚鼐注本,但又不从姚鼐分章之法。文中以《韩非子》、《淮南子》校改之处甚多,其遵循古注,无可非议。然其偶出己意,臆改断句又多不合古例。如其于《体道》章,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欢其徽”句,都以无、有之处断句,其说实本于司马光注之意。其于《象元》章解“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句,改曰为日,谓“三曰字当是日字”,不知《老子》书中,曰字如同为字,而其改曰为日,有失老氏之旨。再如其校“无有,入于无间”,谓“无有疑当作无厚”,然其据《淮南子》校《老子》,竟不知《淮南子·原道篇》明明引有《老子》书中“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句,实在令人难解其疑无有作无厚之说。如此等等,漏洞百出。所以后世学者认为此书虽自有见地,也不可尽依其说。现存清宣统三年(1911)排印《点勘诸子七书》本。

猜你喜欢

  • 七克

    七卷。明朝时西洋人庞迪我撰。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主要论述天主所禁罪者共七条:一谓骄傲,二谓嫉妒,三谓悭吝,四谓忿怒,五谓迷饮食,六谓迷色,七谓懈惰于善,庞迪我以此而作此

  • 五代残唐

    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 贞复堂集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 国朝书苑

    六卷。清沈昭兴辑。沈昭兴字砚贻。此帖是其得戴光曾所藏清代明人墨迹十四册,选取其中百家刻成六卷,名“国朝书苑”,分成六卷。戴光曾字松门。精于赏鉴,收藏书画甚富,与张书未同时。戴光曾没后,其书皆归沈昭兴。

  • 大统历志

    八卷。附录一卷。清梅文鼎撰。元代郭守敬等创制“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法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所定数据全凭实测,精确度很高。明朝沿用不废,改称“大统

  • 赵城县志

    ①八卷。明贺国定纂修。贺国定,河南新乡县人,出身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赵城县知县。恪守官箴,政平讼理,爱民课士,敝革风清。为政三年,甚得人心。按赵城县志,旧志无可考。嘉靖四十一年,贺定国掌赵

  • 绿波楼诗集

    十四卷。明张九一(1533-1598)撰。张九一,字助甫,号周田,河南新蔡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世贞诗亦谓吾党有三甫。即余日德(德

  • 圣记百言

    一卷。意大利罗雅谷(?-1638)译。罗雅谷字味韶,耶稣会士,天启二年(1622)到澳门,两年后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共同到山西传教,崇祯三(1630)年因徐光启召之回北京,与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修历法,

  • 朱子五经语类

    八十卷。清程川(生卒年不详)编。川字鄜渠,号春昙,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后官县丞。此书成于雍正三年,乃其肄业敷文书院时所刊,取朱子语录之说。包括《易》、《书》、《诗》、《春

  • 四书类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论语》、《孟子》原各为书,《孟子》至宋代取得经的地位,得与《论语》并立。宋人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之相配。宋淳熙年间,朱熹作《四书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