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达可斋文初集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书类、传志类、箴赋类、赠言类。计收七十篇文章。卷首论辨文《圣人之权在名教论》、与《廉耻为国脉论》,树为立论之基,“推极于人之所以生死,国之所以存亡,世之所以治乱”,其他各篇亦为此义触感而发。《证学》分内外篇。内篇一卷,计八篇,作于光绪之季。外篇八卷,计八篇,开始于宣统元年,卒成于宣统三年。附篇《达可先生传》。内篇以循礼循分为宗旨,括治乱,溯富贫,辨强弱。外篇上自帝尧,下迄明祖,凡学术治术之原,治乱兴衰之由,靡不穷源究委,论列精当。民国八年(1919年)刻本。

猜你喜欢

  • 管子平议

    六卷。清俞樾(1821一1906)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中进士,官编修、河南提督学政。罢官后居苏州,专心整理古籍。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等。《管子平议》是收入《诸子平议

  • 中庸札记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是书语句虽简,然时晓妙谛。谓“喜怒哀乐”句,为延平先生得力处。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章,为姚江之学所本。谓“子路问强”一章,为孔门一卷《金刚经》。谓“鬼神之

  • 河上楮谈

    三卷。明朱孟震(生卒年不详)撰。未孟震,字秉器,新淦(今江西省新淦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著有《汾上续谈》、《河上楮谈》、《浣水续谈》、《游宦余谈》、《玉笥诗谈》、

  • 论语缪氏说

    一卷。缪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协事迹不详。其说解《论语》、《七录》,隋唐志、《经典释文》并无著录,只有皇侃疏引二十七节而已。马国翰依据此,附列缪播《论语旨序》之后。内引中正之说二节,但举官名

  • 东莞学案

    无卷数。清代吴鼎撰。吴鼎见《十家易象集说》条。此书是维护陆王学说并与《学部通辨》的作者王建论辨的一部著述,因陈建是东莞人,所以此书叫《东莞学案》,全书共分十三部分,条列陈建之说,一一加以诘难,如第三部

  • 敦煌石室碎金

    十七种,十七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多为敦煌石室所出残卷,然亦可补证今本所传各书。十七种为:《毛诗豳风郑氏笺》残卷、《春秋左氏传昭公残卷》、《汉书匡衡张禹孔光传残卷》、《敦煌

  • 圣武记

    十四卷。清魏源撰。魏源(1794-1856),字默深,湖南邵阳(今邵阳市)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成进士,后为江苏高邮州(今高邮县)知州。***战争时期,他在浙江参加了抗英斗争。***战争后,清廷被

  • 书经汇解

    四十六卷。明秦继宗撰。秦继宗字敬伯,湖北黄冈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本书凡例称:“蔡传之遵令甲也,读者安敢别立赤帜?推是传而注经,而经反因传而晦,则不得一效忠焉。”故本书作者秦继宗也欲详稽

  • 雅州府志

    十六卷,清曹抡彬纂修。曹抡彬,字炳庵,贵州黄平人,进士,曾任雅州府知府。雅州府志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知府马秉慧创修。康熙六十年(1721)知府杨文彬增辑,皆未及成书。雍正七年知府张植,踵事编纂

  • 方初庵集

    十六卷。明方扬(约公元1585年前后在世)撰。方扬,字思善,号初庵,安徽歙县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杭州府知府。著有《方初庵集》。方扬本有《山中》、《燕中》、《中州》、《南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