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连江县志

连江县志

①十三卷,首一卷。清戚弢言纂修。戚弢言,曾任连江县知县。宋嘉定间,陶武曾修邑乘。元延祐间,李荣再修。然其书皆久佚矣。戚弢言莅任后,采访间俗,恒以文献无征,锐意修辑志乘。广征博采,遂成此志。乾隆五年(1740)刻印。共十三卷首一卷,一,土地部。其目十七,曰建置、分野、气候、风俗、山川、疆界、城池、公署、田亩、津梁、水利、邮置、坊表、古迹、寺观、宅墓、物产。二,人民部。其目十六,曰官师、官师题名、名宦、户口、选举、科目题名、先宪、文苑、逸行、艺文、乡行、寓贤、大年、方技、外教、列女。三,政事部。其目二十有二,曰赋贡、岁役、条鞭款目、度支、礼仪、庙学、学田、文庙、历代崇祀、诸儒历代崇祀、崇圣祀、圣贤位号、名宦祀、乡贤祀、祭器、书籍、书院、坛庙祠、民兵、惠政、匠班、寺租、杂事。兹篇水利、物产,叙述详于他志。然全书分目过为繁碎,未能纲举目张。实非佳作也。其尚有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② 十卷,首一卷。清李菶修,章朝栻纂。李菶,云梦人,嘉庆三年(1798)任连江县知县。章朝栻,詹事府主簿。李菶任县令后,以邑乘又六十余年未修,乃延章朝栻等重新纂辑,嘉庆十年(1805)刻印。兹篇改乾隆戚志之体例,不再以土地、人民、政事分部。其风俗志所载尤详。所述婚丧节令,皆以地方习惯为主。如父母年逾五十则称寿,多于生辰或元旦乞寿。又如八月十五日,游人相率至通济桥观潮之类,皆能显示本地风俗之特色,非一般之陈陈相应。艺文志不分经史子集,以朝代及作者为纲。书目中对各书卷数,考之极详。古迹所附碑碣,所搜亦极富,且以宋元碑居多。时人谓其有裨于考古,功非浅也。

猜你喜欢

  • 文典类涵

    见《五经类编》。

  • 孙毅庵奏议

    二卷。孙懋撰。孙懋,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字德天,号毅庵。正德辛未(1511)进士,历南吏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今属广西)典史,以后迁广

  • 重修恩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汪鸿孙修,刘儒臣、王金阶纂。汪鸿孙字云宾,安徽盱贻人,监生出身,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恩县知县。刘儒臣,茌平人,山东通志局采访员。《恩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林永昌,

  • 周易姚氏学

    十六卷。清姚配中(1791-1844)撰。姚配中字仲虞,旌德人。道光时诸生。工书嗜琴,有《琴学》、《书学拾遗》。治经深于易,著作除此书外,尚有《周易通论月令》二卷。论者以为自张惠言以后,治虞氏易学成为

  • 养志居仅存稿经说

    八卷,经遗说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宗起字敬庭,号叔度,江苏丹徒(今镇江)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卒年仅三十五岁。除本书外,还著有《养志居文集》。本书兼采汉宋之说,没有门户之见,时或著明自

  • 吴川县志

    十卷。清盛熙祚修,章国禄纂。盛熙祚,浙江嘉兴人,贡生,荐举试用,雍正八年(1730)知县。章国禄,江西瑞昌人,进士,雍正九年(1731)知县。旧志修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县令周应鳌,康熙间二度相

  • 医家心法

    一卷,清高鼓峰(详见《己任编》)撰。此书又称《四明心法》。卷中列诊法、脉义、方论、药物等八篇,认为临证应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等,并以脉合诊。诊法共十二则。又列二十五方,概治五脏诸病,

  • 胥台集

    二十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袠生平详见《世纬》。是集又称《袁永之集》,凡二十卷。其中,诗文各十卷。初为其嗣子袁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所刊。万历十二年(1584)衡王府重刊本,改题

  • 数术记遗

    一卷。汉徐岳(生卒年不详)撰,北周甄鸾注。徐岳字公河,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受历学于汉灵帝(168-188年)时会稽东都尉刘洪,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徐岳为成《数术记遗》一卷,还著有《九章算术注》二卷。

  • 朱翼

    明江旭奇(生卒年不详)编。江旭奇字舜升。歙县(今属安徽省)人。万历年官安岳县县丞。《江南通志·儒林传》称其在太学时,尝奏上所著《孝经翼》、《孝经疏义》。并请敕儒臣辅助编辑《孝经大全》。本书仅供场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