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牙痛。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仲秋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治在
即暖脐膏第二方,见暖脐膏条。
【介绍】:清代医家。别号志阳子。新都(属四川)人。业妇产科数十年,参考前代胎产诸法,结合自身经验,撰《胎产大法》2卷,经程尚琦校阅。
病名。见《霉疮秘录》卷上。即杨梅疮。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灵枢·玉版》。又名声嘶、声喝、声散、声破。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系指说话声嘶不清,声出不彰。多由肺气闭郁,气道壅遏;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或由气滞肝郁,气滞血瘀;或痰火湿浊上蒸;或气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见《湖南科技情报(医药卫生)》1973;(3):44。为八月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