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无莿根,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秦艽,详该条。
出《素问·水热穴论》。即肾俞五十七穴,见该条。
即妊娠病。详该条。
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六。即脾气盛。《灵枢·本神》:“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详脾气盛条。
见《本草问答》。为冬虫夏草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见张三锡条。
出《摘元方》。为茄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肝火克脾、气机不畅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肝火腹胀之症,目睛黄,两胁痛,小腹胀急,或攻刺作痛,或左边胀甚,小便赤,夜不得寐。”多因恼怒、酒热伤肝,肝气怫郁,气机不利所致。治宜泻火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