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俞

肝俞

经穴名。代号BL18。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背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脊背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80)。

图80

猜你喜欢

  • 中郄

    经穴别名。出《脉经》。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中都穴别名。②委中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

  • 散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散翳、破散(内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翳从瞳人内透出,散如鳞点之状。”“或浓或淡,厚薄不一,其色黄白。”(《疡医大全》卷十一)。因该障之形态得名,属圆翳内障

  • 束脉

    青筋缠束之处。相当于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之郄穴。位于膝内侧下五寸,辅骨之下陷中。《素问·刺腰痛篇》:“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 浮萍银翘汤

    《秋温证治》方。金银花、焦栀子、连翘各9克,薄荷、豆豉、蝉蜕各4.5克,鲜芦根24克,桔梗1.8克,鲜浮萍30克。水煎服。治太阴秋温,发热脉数,骨节酸或不酸,自汗或无汗,口渴或不渴。如自汗者,去浮萍、

  • 猪耳菜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 调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老人眼昏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一。指老花眼,参见该条。

  • 冰郎花

    见《吉林中草药》。即冰凉花,详该条。

  • 用药歌诀

    见医要集览条。

  • 保冲大夫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