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周朝称拥有封土的各级统治者。《诗经·小雅·小乐》: “宜君宜王。”《仪礼·丧服》: “君,至尊也。”郑玄注: “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②战国时期对有采邑的公卿大夫的尊称,如“商君”、“武安君”、“春申君”等等。


1、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皇帝、国王、国君。《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2、封号名。战国时实行封君制,与郡县同时共存,“”只食封地租税,不占有其民。当时最有名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信陵君列传、春申君列传》。秦时也有封君制。《史记·商君列传》:“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汉书·魏豹传》:“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汉间也杂以封君制。《汉书·英布传》:“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其众数千人。番君(吴芮)以女妻之。”“项梁闻陈涉死,立楚怀王,以布为当阳君。”《汉书·韩信传》:“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聚兵井陉,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

3、自称,非封号。《汉书·项籍传》:“(项)梁自号武信君。”

猜你喜欢

  • 殿中寺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令、少令。

  • 相师

    内职掌名。隋太卜署所属有相师十人,掌相术。

  • 民政部左右侍郎

    官名。清末置,为民政部副长官,员额左右各一人。

  • 左龙署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仆寺。设令、丞。领左龙局。官署名。北齐等置,属太仆寺,掌养龙马。见《隋书·百官中·太仆寺》。

  • 签书判官厅公事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 ,于诸州府置,以京官以上充任,领判官之职,助理郡政。徽宗大观二年(1108),改为司录参军。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复旧名。官名,简称“签书”或“签判”,掌

  • 判水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水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太常丞

    官名。两汉魏晋南北朝为太常副贰,员一人,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具体事务,总管本府诸曹,参议礼制。两汉多用博士、议郎充任。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南朝宋七品,梁五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增置少卿为

  • 臣下对君主冒死直言规谏。《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 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

  • 辨验书画直长

    官名。为元代秘书监的属官,掌辨验书画。

  • 宣德隆兴等处玛瑙人匠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六品,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置提举、副提举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