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姚兴

姚兴

366—416

十六国时期后秦第二代国君。字子略。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羌人。※姚苌长子。后秦建初元年(386),父称帝,立为太子,镇守长安。建初八年(393),父死,即位,称大将军,以尹纬为长史、狄伯支为司马,率兵伐苻登,胜。次年,即帝位于槐里(今陕西咸阳西),改元皇初。领兵入安定,追击苻登,先至平凉,后至泾阳(今甘肃泾川)山南斩登。封征虏将军姚绪为晋王,征西将军姚硕德为陇西王,征南将军姚靖及功臣尹纬、齐难、杨佛嵩等并为公。内修政事,整饬吏治,尊重儒术,选用贤才。派姚硕德西征,降西秦王乞伏乾归、后凉主吕隆,南凉秃发利鹿孤、北凉沮渠蒙逊、敦煌李玄盛、仇池氐王杨盛等先后遣使请降,并封官拜爵,予以赏赐。徙河西豪右万余户于长安。与北魏、夏时战时和,与东晋对抗。在位期间,尚节俭,免奴为良。后崇尚佛教,听鸠摩罗什讲经,起浮图于永贵里,因而州郡“事佛者十室而九”。弘始十八年(416)卒。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匹裂

    契丹语音译。“木杯”、“木瓶”之意。宋人刁约于嘉祐元年(1056)出使契丹时,曾用汉语与契丹语交杂作《北语诗》,内有“钱行三匹裂”句,自注:“匹裂,似小木罂,以木为之,加黄漆。”

  • 交广印度两道考

    书名。冯承钧译。原为法国伯希和(1878—1945)所著《考究贾耽路程》,1904年发表。此书凡两篇,一为陆路安南通天竺道;一为水路广州通海夷道,考究两路所经过之地名。时人称其为西方汉学家名作,为研究

  • 南充国县

    古县名。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将原充国县南部境土析出置此县。成汉时(304—347),又将西充国县并入。因其初为“蛮夷”之地,故加“国”字。南朝梁时改为南部县,即今四川南部县地。

  • 仁蚌·南喀杰岑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属杰族,或称格族。《西藏王臣记》载,其先祖历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内相,赤松德赞时执法大臣。至其父格·释迦明该族已历20代。初依附帕木竹巴政权阐化王查巴杰岑,先后任西藏

  • 完颜宗贤

    ?—1150金皇族、大臣。本名赛里,亦作塞里。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习不失孙。真定留守鹘沙虎子。天辅元年(1122),从都统完颜杲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今河北省安固

  • 朔州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重要战役。朔州在今山西朔县。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为取幽燕,再度北伐。兵分3路,其中西路潘美、杨业出雁门(今山西代县北),攻势最猛。两、三月中,连下寰(今山西

  • 答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托里卫,并说清代有托里峰,在黑龙江城(今爱辉)南60里。

  • 辛爱黄台吉

    约1522—1586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汉籍简称黄台吉,蒙文史籍称僧格都古楞特穆尔、僧格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长子。以骁勇著称,士马雄冠诸部,被称为蒙古右翼五勇士之一。早年助父南攻明朝边境,西

  • 金哀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

  • 波儿哈都台吉

    见“段奈台吉”(17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