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64【介绍】:唐代散文家。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东)人。隋末,为景城县户曹。后任窦建德黄门侍郎。武德四年(621),授景城县都督府录事参军。太宗即位,召见问政,擢侍御史,寻迁给事中。历官
①官名,参谋军事的简称。岑参《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如逢弥处士,似见鲍参军。”②唐时参军戏的脚色名。李商隐《骄儿诗》:“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水名。有两个源头:出浙江省天目山南者为东苕,出天目山北者为西苕,两溪合流,入太湖。因两岸多苕,故名苕溪。刘长卿有《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诗。
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隆中山东。三国时诸葛亮隐居此处,躬耕苦读。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就当初时局,提出统一全国之建议谋略,即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曾受封武乡侯,其故居晋代即有碑铭记述,唐代建武侯
见“伍员涛”。
【介绍】:唐代诗人。司,一作思。生卒年、籍贯不详。大顺元年(890)进士及第。乾宁中官太常博士。有诗名。元辛文房称其诗“气宇盘礴,每有过人”,并谓“有集今传”,然今存诗多坦率平易,其诗集亦未见宋元以来
在陕西省长安县沣峪口内。初建于隋代。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在该寺建石戒坛,以其所制仪规为诸州大德授具足戒。律宗阐扬佛教戒律,道宣著《戒本疏》、《羯磨疏》等,集佛法戒律之大成。后世称为南山律宗,净业寺亦因此著
【介绍】:名字不详。咸通时人。据《云溪友议》,尝为鄂岳观察使,曾以财帛试探道士黄山隐,知其似有名利之心,乃作诗讥之。一说此为王相公事。吴廷燮《唐方镇年表》所记鄂岳观察使无皇甫或王姓者。待考。《全唐诗》
【介绍】:唐人。清人避讳改为何元。《全唐诗逸》收其诗1首又9联。
【介绍】:翃,又误作雄。生卒年、籍贯不详。曾为郭子仪幕府僚吏,检校主客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从郭子仪单骑退回纥。贞元中,以郎中为河中节度使浑瑊幕从事,拜河中少尹,兼侍御史。加御史中丞。与卢纶交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