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稿
一卷。清胡文学撰。胡文学,字卜言,一字道南,鄞县(今属浙江省)人。顺治进士,由真定府推官提拔为监察御史,巡视两淮盐政,建安定书院,官至太仆寺少卿,有《适可轩文集》。《疏稿》共十六篇,为作者任御史时的题奏之稿,起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允年巡视两淮盐政止。
一卷。清胡文学撰。胡文学,字卜言,一字道南,鄞县(今属浙江省)人。顺治进士,由真定府推官提拔为监察御史,巡视两淮盐政,建安定书院,官至太仆寺少卿,有《适可轩文集》。《疏稿》共十六篇,为作者任御史时的题奏之稿,起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允年巡视两淮盐政止。
三十八卷。宋吕陶(1029-1105)撰。吕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皇祐中进士。官至集贤殿修撰,知梓州。陶秉性耿直,遇事敢言,所陈论皆切国家大计。时值王安石行新法,他上对策说:“愿陛
四卷。清桂敬顺撰。桂敬顺,字翼昭,江苏泰兴人。官山西浑源州知州。恒山在浑源州城南十里许。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桂敬顺曾守浑源州,因撰是书。《恒山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共四卷。卷首为序文、图
六卷。清范泰恒(约1760年前后在世)撰。范泰恒字无崖,河内(今河南省怀庆)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十年(1745)进士,改庶吉士,外补崇义县知县。泰恒工古文。著有《燕川集》。此集凡六卷。皆其所作古文。
八卷。元张光祖(生卒年不详)编。张光祖生平事迹不详。惟有此书卷首大德癸卯(1303)陈普序,称其字绍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大德五年(1301)为泉州推官。又有大德甲辰(1305)熊禾序,称张光
一卷。周公孙尼(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儒家《公孙尼子》二十八篇。《注》云:“尼子为七十子之弟子。”《隋书·经籍志》云、公孙尼子一卷,《注》尼似孔子弟子。《唐书·艺文志》亦为一卷。
一卷。清项玉笋撰。项玉笋字和父,秀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嫩真堂集》。明戚元佐撰《檇李往哲》一书,记载明武至万历年间嘉兴名人事迹。本书即为续前书而作,补充前书所遗漏,再加上天启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清朝考试翻译制科,例有《清论》一门,大都以四书五经义、孝经、性理命题。其应试论格,率皆用起承转合套数,束缚牵制,与八股无异,志士病之。此编叙述满洲论说结构。首言冒法,谓笼冒全题大意
一卷。英国恒里汤纳耳(生卒年不详)撰,美国卫理译,清汪振声笔述。恒里汤纳耳,生平不详,疑即撰写《农学初级》的旦尔恒理。《农学津梁》共六十章,主要是谈论土壤、植物和肥料,内容与《农学初级》大同小异。有光
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淦等修,江普光等纂。徐淦,怀宁人,曾任醴陵县知县。江普光,醴陵县人。醴陵自晋起已置县。明景泰年间创修志乘。万历年间知县晏朝寅初次重修。其后崇祯年间曾两次重修。迄于清,纂辑尤
十六卷。卢翰撰。卢翰字子羽,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明嘉靖甲午(1534年)举人,官衮州府推官,著有《易经中说》四十四卷、《签易》(又名《中庵签易》)一卷。该书有自序,称其因见家塾有《事亲》一书,因广而